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3月23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并联合8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IES”)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
CIES2025储能大会以“绿色、数智、融合、创新”为主题,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市场、成本疏导、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深化应用。
本届大会重磅发布《2025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白皮书》《2025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招标及价格分析报告》《2025新型储能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四项研究成果。
作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在储能领域的研究品牌,大会连续14年重磅发布系列研究成果,内容紧贴行业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及应用、政策支持、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专业性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和赞誉,并作为参考文献被高频引用。
本届大会发布的《2025中国新型储能招投标及价格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编,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课题组编写,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能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报告》分采招总揽、区域分布、应用场景分布、技术路线及时长分布、中标价格分析、参与企业分析、市场发展态势、总结与展望8个部分,全方位呈现了2024年储能招投标市场总体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采招总揽部分,《报告》指出,据 CESA 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 年国内共进行了1632次储能项目招标工作,其中EPC总承包(含设备)、储能系统(含直流侧)、电芯等招标规模达85.9GW/284.5GWh,容量规模同比 +108.3%。
落地情况看,2024年国内储能EPC/PC(含设备)、储能系统、电芯等采招落地规模达61.04GW/179.18GWh,同比增长72.42%,采购总金额达1572亿元。
区域分布情况看,除了集采/框采,2024年,项目类采招落地规模达51.81GW/134.24GWh,遍布30多个省市自治区,总成交金额达1427亿元。
其中,2024 年,西北地区采招落地规模达15.4GW/48.77GWh,容量规模占全国项目类采招落地总规模的36.36%,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总中标金额超471.03亿元。华北地区储能定标规模达12.72GW/29.7GWh,容量占比22.14%,位居全国第二,总成交金额达339.1亿元。华东地区储能采招落地9.66GW/25.1GWh,容量占比18.71%,排在第三名,总成交金额达232.27亿元。
省份分布情况看,2024 年, 新疆储能采招落地规模达6.48GW/23.42GWh,容量规模占全国项目类采招落地总规模的17.44%,采购金额达246.43亿元,规模和金额均居全国首位。江苏储能采招落地规模达4.51GW/12.12GWh,容量占比 9.03%,位列全国第二,总成交金额达88.89亿元。内蒙古储能采招落地规模为 4.75GW/12.02GWh,容量占比8.95%,在全国排第三,总成交金额达125.01亿元。
就场景分布而言,《报告》指出,2024年,应用场景明确的储能项目(此处统计含设备,不含集采)采招落地规模为51.24GW/133.3GWh,总中标金额达1407.03亿元。其中,电源侧定标11.17GW/31.24GWh,容量占比23.45%,总中标金额达410.92亿元;电网侧采招落地38.58GW/98GWh,容量占比73.5%,总成交金额935.1亿元;用户侧定标规模1.49GW/4.06GWh,容量占比3.04%,总中标金额达61.01亿元。
从技术路线及时长分布来看,据 CESA 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 年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含设备)采招落地总规模达56.46GW/163.21GWh,功率规模占总规模的92.49%,依旧为主流技术路线,总中标金额超1356亿元。
液流电池储能项目采招落地1.04GW/4.21GWh,功率规模占比1.7%;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采招落地141MW/281MWh,功率规模占比0.23%;铅炭电池储能项目采招落地63MW/398MWh,功率规模占比0.1%;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采招落地 11MW/22MWh,功率规模占比0.02%;钛酸锂电池储能项目采招落地 5MW/5MWh,功率规模占比0.01%。
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采招落地规模 2GW/8.95GWh,功率规模占总规模的3.28%;飞轮储能项目采招落地738MW/30MWh,功率规模占比1.21%%;二氧化碳储能项目采招落地 200MW/1000MWh,功率规模占比0.33%;超级电容储能项目采招落地 115MW,功率规模占比0.19%。另外,还有261MW/1044MWh 熔盐储热项目采招落地,功率规模占比 0.43%。
就时长分析,据 CESA 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采招落地的储能项目中,时长明确的规模达59.46GW/153.33GWh,其中2h储能规模 34.67GW/70.42GWh,功率占比58.31%,总中标金额超过712.94亿元,目前2h储能项目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占比较之去年明显下降。
4h及以上长时储能规模飞速增长, 采招落地规模15.11GW/62.59GWh, 功率规 模占比25.41%,超过四分之一,总中标金额超过573亿元。1h及以下功率型储能采招落地规模2.71GW/2GWh,功率规模占比4.56%,总中标金额达57.6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储能招投标市场中,混合储能增势迅猛。据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混合储能采招落地项目达4.4GW/11.42GWh,功率规模占比7.21%,总中标金额超过127亿元。价格情况看,《报告》披露,就2024年全年趋势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储能 EPC 单价整体呈现波折中下滑趋势。
2024 年全年源网侧磷酸铁锂储能EPC中标单价主要集中在0.6016-2.828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1.175元/Wh。
其中,1h锂电储能EPC中标单价范围在1.1091-2.828元/Wh,加权均价1.621元/Wh,最低单价为1.1091元/Wh;2h锂电储能EPC中标单价主要集中在0.6016-2.208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1.273元/Wh。
2h锂电储能EPC中标单价主要集中在0.6016-2.208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1.273元/Wh,最低单价为0.6016元/Wh。
4h锂电储能EPC中标单价范围为0.6171-1.6468元/Wh,加权均价1.023 元/Wh,最低单价为0.617元/Wh。
2024年全年源网侧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主要集中在0.437-1.383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0.574 元/Wh。
其中,1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在0.79-1.383元/Wh之 间, 加权均价 0.988 元/Wh,最低单价0.79元/Wh。
2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在0.481-1.317元/Wh之 间, 加权均价0.606元/Wh,最低单价0.481元/Wh。
2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在0.437-1.332元/Wh之 间, 加权均价0.521元/Wh,最低单价0.437元/Wh。
《报告》指出,总体来说,2024 年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价格下降趋势较为明显,这跟市场供需和原材料价格都密切相关。
从市场数据来看,国内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10 万元/吨以上下行至 8万元/吨以下,截至2024年12月底,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约7.55 万元/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为锂电池降本提供了一定空间,也推动了锂电池价格的下降。
受原材料价格下行和供需关系的双重影响,314Ah和280Ah磷酸铁锂电芯价格持续下降至0.3 元/ Wh 左右,部分314Ah电芯厂商出现0.27元/Wh成交价。就非锂储能系统价格情况看,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 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中标价格主要集中在2.0198-4.845元/Wh,加权均价2.237 元/Wh。
2024年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1.0302-2.7063 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1.112 元/Wh。
2024年飞轮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2.9115-3.2483元/Wh区间内,加权均价2.994元/Wh。
2024年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投标报价主要集中在1.9825-3.243元/Wh区间内,中标价格为2.0-2.894元/W,加权均价2.617元/Wh。
另外,2024 年以来,容量租赁服务市场兴起,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中铝集团、华能集团、国电投等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已完成超 60 个储能容量租赁服务采招项目,总租赁规模超1.98GW/3.85GWh,较之去年需求容量规模上涨194.7%。
就容量租赁市场中标价格分析,按功率分析,2024 年容量租赁中标价格在 40-442.63元/ kW·年,加权均价在132.03 元/kW·年。按容量分析,2024 年容量租赁中标价格在20-212.16元/ kWh·年,加权均价67.8 元/kWh·年,较之去年下降了37.8%。
不同省份容量租赁价格差异巨大,容量租赁中标均价最低的省份是宁夏,加权均价为31.13元/kWh·年,中标单价主要集中在20-161.25元/kWh·年区间内。
就参与企业看,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共1189个储能项目采招落地,隶属于393个集团(或公司)的779个业主/ 开发商完成采招。其中,39家集团(或顶层公司)采招落地超1GWh,包括项目级采招和集采两种形式,主要为央国企。
2024 年采招落地规模最大的是华电集团,其采招落地规模达4.15GW/12.54GWh,容量占总规模的7%,投资超过99亿元;国家能源集团2024 年储能采招落地总规模达 2.13GW/9.43GWh,容量占总规模的5.26%,在全国排第二,投资超54亿元;2024年国电投储能采招落地2.55GW/8.90GWh,容量占总规模的4.97%,在全国排第三,投资超50亿元。
此外,中核集团、中能建2024年储能采招落地规模均在8GWh以上,大唐集团、山东电工时代储能采招落地规模均在6GWh以上。
2024 年,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储能采招落地规模共计20.41GW/61.72GWh,容量占总规模的34.44%,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总投资金额超414亿元。
《报告》披露,2024年项目类储能系统定标规模总计13.68GW/35GWh。(备注:本小节分析的对象不含仅直流侧系统的采购,不含集采/ 框采)。
其中,中车株洲所中标项目最多,规模最大,达1.96GW/5.7GWh,容量占比16.29%;阳光电源中标规模0.76GW/2.65GWh,容量占比7.57%,在全国排第二;许继电气项目类储能系统采购中标0.97GW/2.64GWh,容量占比7.54%,位居全国第三。
《报告》认为,2024年,招投标市场的繁荣充分彰显了储能行业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比如,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中标难度正不断攀升;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集采 / 框采成央国企主流;对投标方技术门槛与品质要求提出更高要求,如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业绩要求、运维服务能力、不接受库存电池等。
《报告》指出,2024年,储能是“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这个大领域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库存积压严重、恶性竞争价格“内卷”贯穿全年,持续出现了一些企业打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等不良竞争现象,中国储能行业已经迈入了一个挑战重重的新阶段。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储能市场环境中,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是摆在所有中国储能企业面前的课题。
因此,《报告》最后提出,加快建立市场化机制、聚焦储能行业面临的成本疏导不畅等共性问题、加大新型储能项目的接入电网、进入市场、调节消纳等重点环节的安全与运行监管、储能电芯亟需标准化、模块化等12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