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CIES2025 | 重磅发布《2025中国工业微电网发展白皮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3-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于2025年3月23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大会主题为“绿色、数智、融合、创新”。

大会重磅发布《2025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白皮书》《2025中国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招标及价格分析报告》《2025新型储能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

其中《2025中国工业微电网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编,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课题组编写,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能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 


《报告》从发展现状、政策梳理、行业标准、技术环节、模式分析、经济性分析、市场情况、典型项目、发展意义及前景分析、发展建议这十个方面梳理并剖析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态势。

一、发展现状

《报告》指出,工业绿色微电网正处于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行业发展正从政策驱动为主逐步转变到市场驱动为主,微电网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发展,相关机制在不断完善。

《报告》指出,国外微电网技术研究和应用处于领先地位,已建成多个示范工程,如美国Mad River微电网、德国曼海姆居民区示范工程等。国内微电网技术研究与国际基本同步,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在微电网规划、运行、仿真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示范项目逐步增多,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北京燃气集团调度指挥中心热电联产项目等。

二、政策梳理

《报告》指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围绕工业绿色微电网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涵盖电力市场、标准建设、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

《报告》指出,2024年1月,《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微电网建设的重要性;2024年3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2024年7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

《报告》指出,地方政策也在细化,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明确分布式光伏配储比例,多地推出容量补贴、放电补贴等激励措施。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市场化需求响应实施细则(试行)》,鼓励用户侧储能参与需求响应。

三、行业标准

《报告》指出,本年度工业微电网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余项国标、行标正式发布或实施,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特别是微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控制、能量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已基本建立。

《报告》指出,现有标准包括《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33589-2017)、《微电网工程设计标准》(GB/T 51341-2018)、《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36274-2018)等。《报告》指出,微电网安全标准、合格评定体系及运行模式场景标准尚存空白,亟需建立统一协调机制。

《报告》指出,我国微电网标准主要涵盖工程设计、接入要求、运行控制等方面,但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安全标准缺乏风险评估及可靠性要求,合格评定体系尚未建立,示范项目经验未有效反馈至标准制定。工业绿色微电网运行模式标准仍属空白,不同应用场景缺乏差异化技术要求。标准化工作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建议通过建立标准委员会,研究现有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并完善工业绿色微电网技术标准,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四、技术环节

《报告》指出,工业微电网关键技术主要涉及规划设计、系统装备、运行控制与保护、能量管理、建模仿真和评价管理6个方面。

《报告》指出,负荷预测、系统设计、多目标优化等技术广泛应用,提升系统经济性;分布式发电(光伏、风电)、储能系统(锂电、钠电、液流电池)、电力电子设备(逆变器、智能终端)等装备逐步成熟;构网型储能技术、自适应故障隔离技术实现微电网稳定运行,主配微能量调控技术增强电网协同能力;功率预测精度提升至分钟级,优化调度与电力市场交易深度融合。

五、模式分析

《报告》指出,工业微电网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逐步成熟。电网中的储能项目可以依据特定项目条件,如当地电价与产业促进政策、电力系统特点与发展需求、企业用电系统与负荷特性等,以灵活可靠的运行策略,为项目相关方创造多元化价值。目前,微电网中的储能项目的运行策略及盈利模式包括峰谷套利、需求响应、分布式能源消纳、虚拟电厂和配电增容等。

《报告》指出,峰谷套利是主要盈利模式多地单日价差超1元/kWh,IRR达14%-21%;需求响应和虚拟电厂模式也在多地试点,收益分成机制逐步完善。

《报告》指出,开发模式以EMC模式为主,投资方与业主共享收益,降低初期成本压力;融资租赁模式引入第三方资金,缓解现金流压力,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六、经济性分析

《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新增储充/光储充/分布式光伏配储等微电网项目174个,总装机485.01MW/1284.62MWh,总投资超27亿元。

《报告》指出,通过分时电价政策、负荷曲线分析、投资经济性指标计算等方法,评估项目收益。

《报告》指出,分时电价机制下,储能用户可通过谷时充电、峰时用电,节省电费支出。随着国内分时电价机制完善、峰谷价差拉大,国内储能经济性显现。

《报告》指出,随着储能设备价格的快速下跌,EPC总包价格也大幅下降,以目前典型的100MW/200MWh独立储能(不含升压站)为例,2024年底EPC中标价在1.05元/Wh左右,相对2023年底1.4元/Wh左右的价格,平均价格同比下降25%左右。

《报告》指出,随着电力市场价格机制的不断完善,大部分省份的工业园区微电网储能项目投资IRR在逐步提高。以浙江、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为代表的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业园区微电网储能项目已经具备了较高经济性。2024年,全国多个省份工业园区微电网储能项目收益率比较可观,如浙江超过了26%,广东17.62%。

七、市场情况

《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新增储充/光储充/分布式光伏配储等微电网项目174个,总装机485.01MW/1284.62MWh,总投资超27亿元。

《报告》指出,华北、西北、华东为装机主力区域,内蒙古(94.05MW)、新疆(87.7MW)规模领先;广东项目数量最多(31个)。

《报告》指出,应用场景日趋丰富,主要包括离网型微电网、储充/光储充微电网、分布式光伏/风电配储微电网等。截至2024年底,储充/光储充微电网累计装机占比为18%;分布式光伏/风电配储微电网累计装机占比66%;离网型微电网累计装机占比16%。

《报告》指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短时间内其主导地位仍无可动摇,除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外,各类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特别是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等是市场热度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储能类型。

八、典型项目

《报告》指出,多地已开展了规模化的示范建设,并且列举了多个国内已有的微电网典型实验系统及示范工程。

九、发展意义及前景分析

《报告》指出,工业绿色微电网是实现工业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

《报告》指出,工业绿色微电网是未来工业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将成为助力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微电网能够优化能源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报告》指出,光储充等硬件形态完备,为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电力市场交易制度加速完善,为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提供机制保障;盈利模式明确,为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报告》指出,未来微电网将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其他智能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更加智能、绿色、可持续的能源生态系统。

十、发展建议

首先,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健全管理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明确审核条件和标准,确保微电网项目具备自我调度优化能力;其次,建设并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特别是在系统集成方面,完善微电网的关键设备、信息管理及系统优化领域的技术规范;此外,明确微电网在电力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环境,将工业绿色微电网纳入电力专项规划,确保其作为独立电力市场主体和电网主体的权责明确;最后,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的建设应用,在用能端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需求。

分享到:

关键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