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储能标准 返回

浙江温州:全国首部地级市用户侧储能消防技术导则出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为规范温州市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印发了《温州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及《温州市微型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

两份文件针对不同规模的储能电站提出技术要求,旨在防范火灾风险,保障人员与设施安全,推动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附件一分析解读:《温州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

一、适用范围

1、适用对象:新建、改建或扩建的额定功率≥500kW且额定能量≥500kWh的固定式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以放电功率为准)。

2、适用电池类型:锂离子、钠离子、铅酸/铅炭、液流电池。

3、不适用:移动式储能、不间断电源(UPS)系统等。

二. 核心技术要求

2.1 总平面布局

选址要求:

禁止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爆炸性气体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建设。

锂离子/钠离子电池预制舱需单层布置,不得设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防火间距:

锂离子/钠离子电池预制舱间距≥3m,液流/铅酸电池≥1m。

与建筑物间距可通过防火墙、防火顶盖等措施缩减(最低1m)。

消防车道:

大型电站需环形车道,中小型至少沿长边设置。

2.2 建筑与结构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锂离子/钠离子电池室防火墙耐火极限≥4小时。

安全出口:电池室需2个安全出口(面积≤150m²且人数≤10人可设1个)。

防爆设计:电池室通风、照明需防爆,外墙设泄压窗口(≥1m²)。

2.3 电气安全

消防供电:大型电站为一级负荷,中小型不低于二级。

火灾报警系统:需配置感烟、感温、可燃气体探测器(CO/H₂),联动切断电池回路、启动灭火系统。

线缆敷设:消防线路需耐火阻燃,电缆沟需防火封堵。

2.4 消防给水与灭火

消火栓系统:室外流量≥20L/s,锂离子/钠离子电站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自动灭火系统:锂离子/钠离子电池舱需模块级灭火(如全氟己酮、细水雾),24小时不复燃。

2.5 防烟排烟与通风

通风要求:可燃气体浓度达爆炸下限10%时启动通风,25%时关闭并启动灭火。

事故排风量:≥12次/小时。

2.6 预制舱专项要求

舱体结构:耐火极限≥1小时,材料燃烧性能A级。

泄压设计:需提供仿真或测试报告,确保泄压不影响周边。

安装与运输:运输时电池能量保持20%~50%,贮存环境温度20~35℃。

三、 消防安全管理

责任主体:明确业主、运维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日常管理:定期检测电池状态、消防设施,设置安全标识。

应急措施:制定火灾应急预案,配置视频监控并联动消防中心。

附件二分析解读:《温州市微型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

一、适用范围

适用对象:微型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额定功率<500kW或能量<500kWh)。

适用电池类型:锂离子、钠离子、铅酸/铅炭、液流电池。

不适用:移动式储能、非预制舱式储能系统。

二、 核心技术要求

2.1 预制舱设计

结构要求:

舱体耐火极限≥1小时,材料燃烧性能A级。

步入式舱需2个安全出口(净宽≥0.8m),门向外开启。

泄压装置:需设置泄压口,确保爆炸时不影响周边安全。

2.2 电气与火灾报警

消防供电:不低于二级负荷,备用电源持续供电≥0.5小时。

火灾探测:

锂离子/钠离子舱需配置感烟、感温、可燃气体探测器(CO/H₂)。

联动控制:切断电池回路、启动灭火系统、关闭通风。

2.3 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锂离子/钠离子舱需模块级灭火(如全氟己酮、气溶胶)。

水雾控火系统:可选配开式水雾喷淋系统,喷头材质为铜或钢。

2.4 通风与温控

通风要求:

锂离子/钠离子舱事故排风量≥12次/小时。

防爆型通风设备,舱外设手动控制开关。

温度控制:舱内温度宜保持20~30℃(液流电池15~30℃)。

2.5 安装与运维

运输贮存:

运输时电池能量保持20%~50%,避免震动、挤压。

贮存环境温度20~35℃,湿度≤70%,每6个月充放电维护。

防雷接地:并网点设防雷装置,接地电阻≤4Ω。

三、安全管理

标识要求:舱体标明电池类型、总能量、重量及安全警示。

日常检查:定期检测电池一致性、消防设施有效性。

应急响应:配置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联动监控中心。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关于印发《温州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温州市微型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pdf

分享到:

关键字:电化学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