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主要活动 返回

直击储能大会—2025年储能技术发展方向“真探”

作者:禾木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三月下旬的钱塘江畔,烟柳垂丝绿,桃李争新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年度储能盛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CIES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圆满举办。

作为2025年国内储能产业链对外展示的首个重量级舞台,1000余家产业链企业带来了行业前沿的技术和产品,通过观察产业链企业带来的技术和各类产品,探究2025年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及应用态势。


(一)300Ah+电芯将全面应用

本次储能大会,电池厂家和集成商带来的设备均以300Ah+的电芯为主,其中314Ah电芯是行业主流,280Ah电芯已基本难觅踪迹。

结合开年来新疆华电1.5GW/6GWh、中国华电6GWh框采、中车四方所3GWh框采等大规模招标信息,项目招标电芯基本以314Ah电芯为主。

可以看出,2025年除了调频等小众化项目外,280Ah电芯将基本“退隐江湖”,300Ah+电芯将成为今年储能项目的首选。

随着314Ah为主的大容量电芯的全面应用,储能电池舱(柜)的能量也迎来升级,观察主流集成厂家产品,集中式储能电池舱主要采用416S12P的串并联方案,单舱能量5MWh+;组串式储能机柜采用416S1P的串联方案时,单柜能量418kWh;工商业储能机柜采用260S1P的串联方案时,单柜能量261kWh。

此外,据储能大会透露,亿纬锂能等厂家发布的500Ah+的大容量电芯今年下半年也将陆续量产,储能电芯的“大容量之路”仍在继续。

(二)AI+储能正走向现实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储能技术也正应用AI技术实现储能电站的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和自适应。

人工智能技术在储能电站的主动安全预警、电力市场交易、SOX状态计算等方面可提升储能电站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水平。

本次储能大会,西清能源推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储能电站运行安全风险监测及评价技术,融合AI技术深度推理与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设备状态异常故障诊断与智能主动运维策略生成。高特电子推出的BMS和工商业EMS,深度融合深度学习、自适应优化算法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具备智慧诊断、运行分析、健康状态评价等多项核心功能。国能日新推出光储高效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基于AI技术构建"感知-决策-优化"的数字化能源运营体系。

(三)构网型储能技术加速应用

构网型储能是适应新能源高占比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在政策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专门提出“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在标准端,国标《构网型变流器通用技术规范》等标准也在加快编制;在工程应用端,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已并网投运多个构网型储能项目。

本次储能大会,科华数能、许继电气、智光电气、平高集团、远景能源、奇点能源、希形科技等厂家纷纷推出具备构网型储能产品,解决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电压稳定、攻角稳定、宽频震荡、短路比多低等问题。

提供一定的过载能力是构网型储能的主要特征之一,以许继电气展示的2.5MW的构网型储能产品为例,将PCS超配两倍即可实现储能系统3倍10s的过载能力,相对主流PCS厂家2.5倍左右的“超配”,PCS的过载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从而在电网发生短路等暂态故障时提供无功支撑能力,助力于电网的稳定运行。


(四)安全防护技术正不断完善

安全问题始终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升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水平,除提升电池的本征安全水平外,一方面,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和智能传感技术提升电站的主动安全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开发高效安全防护技术。

灭火介质是电池热失控之后的重要“防线”,针对现有的七氟丙烷、全氟己酮、细水雾、气溶胶等灭火介质均无法高效的扑灭电池火灾并抑制其复燃,中科久安等厂家推出基于液氮的新型灭火介质液氮技术,利用液氮高效的降温、抑爆、窒息等作用提升对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水平。

烟台创为通过测量特性光衰减程度,获取电解液挥发气体的浓度,推出电解液检测传感装置,完善锂电池热失控的防控手段。

(五)光储充加速融合

在工商业侧,随着电力市场的加快建设,中午新能源大发时段现货市场出现经常性的零电价甚至负电价,同时部分工商业光伏“余电上网”的模式也正面临挑战,利用分布式储能将新能源富余电力进行存储并在峰时电价段放电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也在部分工业园区广泛建设,通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实现光储充的融合建设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模式。

本次储能大会,派能科技、先控电气等公司带来了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适应零碳园区、绿色工厂等建设应用需求,通过多重运行方式的策略组合,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实现经济价值的最优和对配电网的友好互动。

分享到:

关键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