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绿电与绿证 返回

盘活“绿电”是谋发展更是勇担当

作者:张蓓 来源: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们应当有信心、有底气,挑起能源结构变革的担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多新疆贡献。

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已建成新型储能电站超200座,装机容量居西部第一,而此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从新能源装机规模的突破,到新型储能装机容量的跃升,短短几个月产业链数据的变化,折射着新疆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也反映出新疆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决心魄力。

在全球兴起能源变革、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旧能源格局转化势在必行。作为能源资源大区,新疆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在探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替代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新疆当为全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新疆样本”,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安全。

新疆整体呈现“春秋大、冬夏小”的特点,与电网夏、冬呈现负荷高峰的需求不够匹配,而且新疆自身对于“绿电”的消纳能力有限,余量在推向电力市场后如何保有竞争力也需细做文章。因此深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把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应有担当。

仔细分析此前相关报道不难发现,深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关键在于打破“储能”“送电”的瓶颈,把源源不断的“绿电”盘活用透。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继续“开源”,推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在“风光互补”中稳步提升发电总量,保障有电可调;另一方面科学推进储能项目建设,提高“风”“光”使用效率,加快“疆电外送”能源通道建设,统筹推进“绿电”就地消纳和向外输送工作。

从“硬件”来看,目前新疆新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已超过一半;通过多种储能技术齐发力,清洁能源大规模转化为持续稳定的电能也正在实现。与此同时,一条条特高压“电力天路”正在将清洁电力输送至全国20个省份。从“软件”来看,新疆出台了入市交易、分时电价、容量补偿等配套政策,明晰储能投资预期,为“绿电”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愈发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绿电”储能上规模是新能源产业链实现良性发展的有力信号,多种新型储能项目投资落地,也印证着清洁能源与高端制造业的正向循环逻辑。通过实践的不断验证,我们更应当有信心、有底气,挑起能源结构变革的担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更多新疆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绿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