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01
储能政策
两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到2027年,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健全完善,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虚拟电厂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各类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文件明确虚拟电厂的定义。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运行组织模式。
西安市电力安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划建设方案(2025~2027年)发布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电力安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规划建设方案(2025~2027年)》,为推动西安电网发展按下“加速键”。方案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坚持规划引领、问题导向、项目支撑、政企联动原则,从“源-网-荷-储-用-智”等多方面入手,明确了提升电源保障能力、提升电网供电能力等六大重点任务,谋划910个项目,旨在提升全市电力安全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度电成本≤0.2元/kWh!内蒙古储能专项“揭榜挂帅”开启申报
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
02
企业动态
为恒智能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基于MCP协议的全栈式AI储能解决方案
近日,为恒智能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基于MCP协议的全栈式AI储能解决方案,标志着公司在智能能源系统架构创新领域的又一重大里程碑突破。作为为恒智能的核心产品,PANGU EMS(盘古能源管理系统) 凝聚了公司在储能智能控制领域的尖端技术。PANGU EMS 实现了 7×24 小时不间断监控,可对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并结合智能调度算法,优化多种能源系统协同运行(如光伏+储能+充电桩+电网)。同时,系统根据用电负荷和电价信号,自动调整电池充放电策略,帮助用户削峰填谷并提升自发自用率。主要亮点可以概括为“全周期、多场景、智能化、云扩展”。
03
技术创新
南京熵㶲申请高效电热储能发电专利,可极大提高效率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熵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效电热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754888 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电热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冷凝蒸发器(2)、制冷压缩机(3)、蒸发器(4)、储热罐(9)、水蒸汽压缩机(11)、冷凝器(15)、涡轮膨胀器(16)以及发电机(17);其中,储热罐(9)内置有蒸汽发生器。本发明基于朗肯正逆循环的电→热(储)→电系统,实现绿色高㶲电热互储的新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是储能技术的一次飞跃。
佛光装备申请海岛微电网及其铝空发电模块专利,显著提高安全性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光装备制造(洛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海岛微电网及其铝空发电模块”的专利,公开号CN 119765437 A,申请日期为2025年3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岛微电网及其铝空发电模块。一种铝空发电模块包括壳体、调节机构和发电机构,发电机构包括主管和至少一个发电组件。发电单元进入海水中时发电,通过转动主管,使得发电单元不断进出海水中,更有利于发电单元携氧参与反应。壳体始终平衡于海水表面,无需使用特殊耐压容器,通过海水流动还可以进行热交换,带出发电单元发电时释放的热量,控制了发电单元的温度,可显著提高安全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海岛微电网及其铝空发电模块,以解决现有微电网系统,在海岛供电故障复电时间长时,无法为海岛微电网提供保底供电的问题。
04
项目进展
山东省首个虚拟电厂服务中心在淄博成立 梳理挖掘可调节负荷资源
4月1日,山东省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成立淄博市虚拟电厂服务中心的通知》,这标志着山东省首个政企共建的实体化虚拟电厂专业服务机构成立。当天,淄博市虚拟电厂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淄博市虚拟电厂服务中心由淄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建,设立于淄博供电公司,与淄博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形成“一体两翼、资源整合、协同发力”的管理模式。该中心聚焦服务当地虚拟电厂产业集群生态培育、可调节负荷资源聚合、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三大核心职能,主要用于解答宣传虚拟电厂等新型业务相关政策,培育虚拟电厂运营商,为虚拟电厂运营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
300MW/600MWh!山东潍坊滨海储能电站项目详情披露
4月7日获悉,潍坊滨海300MW/600MWh储能电站项目(一期100MW/200MWh)详情披露,项目由潍坊合方能源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37821.53万元,工期6个月,储能电站位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央子街道,虞河以西、汉江东一街以北。输电线路起自储能电站南侧,向南出线止于已建220kV汉江站。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6个月,工程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未完成主体框架并暂停,2025年5月30日前竣工。项目开工时间为2024年10月,未批先建但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主体工程尚未建成,并主动停止建设。
配储10MW/20MWh!中核集团江苏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江苏泰州俞垛镇、江苏徐州沙集镇两个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的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阿特斯(688472.SH)凭借全球领先的N型技术产品与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成为项目主要组件供应商,为两地光伏项目提供阿特斯N型双面双玻组件,以硬核科技助力"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绿色经济模式升级。
300MW/600MWh!四川绵阳港旗游仙区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一期)主控通信楼封顶
近日,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的绵阳港旗游仙区300兆瓦/6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一期)主控通信楼封顶。项目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中绵路北侧,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和“2025年四川省重点项目”。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包括规模为100兆瓦/200兆瓦时的电化学储能系统、15兆瓦飞轮储能系统、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及配套的送出线路。
200MW/400MWh!国家电投河北沧州海兴新型储能项目成功转入商运
4月1日,国家电投河北公司沧州公司海兴新型储能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是河北公司首个、沧州区域首个独立储能项目,也是公司落实集团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区域能源安全和新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项目位于沧州市海兴县,装机容量200兆瓦/400兆瓦时,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电池储能单元采用先进的磷酸铁锂315安时电芯,搭配三级消防配置和Pack级热失控主动探测技术,全面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世界最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压缩机基础浇筑完成
日前,由山东电建一公司建设的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2号机组压缩机基础全部浇筑完成,为主厂房出零米和上部结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据悉,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建设两套350兆瓦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储气用盐穴总容积达120万立方米,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将研制安装世界最先进的空气透平和压缩机组,并实现核心设备的100%国产化。在电站充电时,通过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将空气压缩后储存到盐穴中,利用压缩侧换热系统将压缩热储存起来,在电站发电时,利用膨胀侧换热器加热被从盐穴释放出来的压缩空气,进入空气透平机发电机发电。
100MW/200MWh!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储能项目并网
近日,中国能建安徽院EPC总承包的广西桂林市永福县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并网,标志着桂林市永福县风光火储一体化百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位于永福县,建有20个5兆瓦/10兆瓦时储能单元、改建1个220千伏主变间隔并接入永福电厂220千伏升压站母线,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4月7日,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近日,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珠海顺利举行,该产线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安时)半固态电池产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推动珠海乃至广东新型储能产业迈向全新发展阶段。
0.9MW/2.088MWh!广东戴卡旭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
3月25日,广东戴卡旭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中国燃气集团负责投资设计施工建设,该项目投资约500万元,总装机规模为0.9MW/2.088MWH,采用磷酸铁锂等先进技术,主要用于参与我司电网调峰,增强系统稳定性,为公司提供备用电源,保障用电安全。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5月底完成竣工并网,投运后可为我司每年降低用电101万元。其模块化设计、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及黑启动功能等技术亮点,将提升区域电网灵活性与供电可靠性,助力公司新能源战略布局。
05
海外消息
1.6GW!摩洛哥计划招标大型储能项目
根据本地媒体报道,摩洛哥计划启动一项大型电力储能设施招标项目,储能规模接近1,600MW。该储能设施将采用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BESS),拟建设于摩洛哥西北部地区,为肯尼特拉(Kenitra)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电力供应。项目将由摩洛哥国家电力与饮用水局(ONEE)主导实施。项目预计将从2026年起陆续投入使用。ONEE将就该项目发布国际公开招标,内容包括项目设计(Design);长期运营(Operation);维护管理(Maintenance)。该储能设施将专门用于储存摩洛哥太阳能和风电设施产生的清洁能源,在可再生能源波动时段为电网提供调节能力和稳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