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3月23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并联合5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第十五届储能大会暨展览会(简称“CIES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CIES大会以“绿色、数智、融合、创新”为主题,针对储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充分探讨,分享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市场、成本疏导、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供应链体系、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示范项目应用案例、新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普及和规模化工程应用。
在3月25日下午进行的海外储能渠道开发与商业机遇专场中,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封红丽做了题为《全球储能市场发展及未来趋势探讨》的主题报告演讲。以下内容根据大会发言整理提炼,仅供参考。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全球的储能,我的演讲题目是《全球储能市场发展及未来趋势探讨》。
我主要从五个方面:第一简要介绍全球储能的概况;第二介绍下全球第二大市场美国;第三介绍下第三大市场欧洲;第四是新兴市场,主要想要了解一下,看看新兴市场还有什么市场机会;最后讲一下未来的趋势和市场机会。
全球储能市场概况
从2019年开始到2023年这五年的时间,刚才与会专家提到的储能都是新型储能,因为储能还包括抽水蓄能,大家可能都把抽水蓄能都抛开了,目前大家说的都是新型储能,讨论比较多的是各个领导刚才提的电池储能为主导。它这五年新能源装机的平均增速能达到90%,不同机构预计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75.8GWh,同比增速达到70%;预计到2025年,同比增速47%,会有一个放缓。这里面分两块市场:一是传统市场,主要是中国、美国和欧洲,这是它的前三大市场。这三大市场累计装机大概能占到全球88%的市场份额。新兴市场这一块,就是刚才各位领导提到的东南亚、中东、印度、东盟等国家是新兴市场,因为它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以及电网相对比较基础、比较薄弱。我们看一下2024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容量占比,中国占62%、美国18%、欧洲13%,这几个加起来超过了90%,它去年的增速还是很快的。
从技术路线的角度来说,我总结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1.中国锂电池领域比较成熟,产能全球领先,而且我们的技术路线相对比较丰富,各种都样,但锂电池还是占主导。从全球来看也是锂电池为主,因为中国、美国和欧洲这三个市场占到全球88%的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占欧洲市场的最大份额,它的锂电池也是96%。所以这前三个都占到90%以上,说明还是以锂电池为主导。中国另外一个有特色的是近期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有一个稍微大的增长,已经实现百兆瓦级的工程示范应用。另外是钠离子和飞轮、固态储能这几种类型都有涉及;2.美国,主要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但在飞轮储能方面有较大发展。去年12月份美国出了最新的规划《储能战略和路线图》,提出要专注于长期技术的突破,里面涉及到先进的电化学储能。值得一提的是它也在探索储热;3.欧洲,德国除了锂电池,它在液流和储氢方面有一定的成果,在热储方面也有比较独特的技术优势,像英国在液流电池上有突破;4.日本,它的钠流电池处于领先地位。
从应用场景来看,仍旧以表前储能为主。所谓的表前,包括电网侧和电源侧,用户侧的储能有一个放缓节奏。大储,中国和美国是主要的大储市场,我们可以看2024年新增储能容量的应用场景,它占77%,其次是户储12%和工商储11%。同时,欧洲、东盟市场的大储市场在慢慢开始增长。我们看右下角的图,这是我归纳的中国和美国的表前储能大概占到90%以上,而欧洲的表后储能(用户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将近80%。它有一个趋势,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它的工商储和大储的增速相对比较快,尤其是工商储的同比增速是翻番的,这是比较大的增长。它的户储增长相对比较缓慢,只有5%或者11%的增速。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美比较特殊,大储占大比例,不多说了。主要说一下户储和工商储:户储主要以欧洲为主,大家可以看一下2024年新增装储的话,欧洲占63%、美国12%、日本6%,但是工商储这一块还是以中国和欧洲为主。从2022年开始,中国一直是全球工商业储能的主力市场,当然中国的户储发展不起来,因为我们的电价太低了,2024年新增装机大概7.5GWh,占全球的59%。欧洲次之,占17%,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美国储能市场
美国的驱动主要是《通胀削减法案》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这个政策最原始的是2016年出台了太阳能投资税减免政策(ITC)。但它当时只允许光伏系统里面配的储能可以获得税收抵免,而并不含独立储能。但2022年的时候,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拓展了ITC政策,提出要用3690亿美元支持发电的增长,就是新能源、光伏、电动车这种新能源类的发电设施的增长。它最大的区别有三点:第一,将独立储能纳入税收抵免;第二,延长补贴时限,延长了十年,大家可以看从2022年到2032年这十年的补贴;第三,提高了税收抵免上限。户储之前到26%是最高的了,但是新的政策以后从2022年到2032年这十年期间全都是30%,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幅度的提高,到后续都是一个退坡的情况。
但是工商储能这一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因为2022年的税收抵免是22%,大家可以看一下它之前的政策从2023年开始都是0,也就是说我没有税收抵免。但是它更新之后,大家可以看一直到2032年,它的税收抵免占到30%,意味着美国的工商业储能后期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增长,因为它的政策刺激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除此之外,美国还有50个州,有37个州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17州出台了储能相关的补贴政策。
从市场规模来看,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从它的累计装机规模大概占到24%,中国大概能占到40%,剩下的欧洲大概是16%左右,所以美国是第二大市场,而且是以大储为主,大概占到90%。
这里面不光是政策驱动,还是双向驱动:第一是政策,第二是市场,它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外加政策的补贴,刺激了它的爆发。2025年2月份,国际能源署出的数据是:2024年新增装机14.3GW,创下了纪录,预计到2025年将略高于18GW。我们可以看2024年跟2023年相比,它的增速相当于翻番了,它的增速是非常迅猛的。中间的图是美国能源署的数据,它的储能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把储能、风、光、生物质发电、天然气发电放在一起作为一个发电设施,而不是作为光伏和风电的配套,它把它作为发电设施放进来,在这里面的占比占到23%,也就是说电池储能的装机是14.3GW。大储装机占到90%,用户侧大概是10%的规模。
从技术路线来看,美国跟我们国家非常像,也是电池储能占95%,我们国家是97;其次,压缩空气储能占3.69%,我们是将近2%左右;第三个是它这里面可能不太一样的是后面的飞轮储能、重力储能,而我们国家下一个可能就是液流和钠流。它的技术路线也是比较多元化的,这是一个大致的情况。
从区域分布来看,美国的储能主要以加州和德州为主。这两个州的新装机占到全美国的82%,相当于这两个州基本上包揽了全部的项目,这是它的项目分布点的图。右下角的德州,主要是功率规模居于全美第一,因为它的功率是5.6GWh,它的功率占全美的1/3。但如果从容量GWh的角度来看,加州这个是13.5GWh,占到全美装机容量近50%,也是美国2024年新增装机唯一一个超过10GW的州,主要原因是它有长时储能,因为它的新的装机项目平均时长能达到将近4小时。
从未来趋势来看,我觉得短期内美国市场的需求可能会放缓。因为刚才提到了那个政策那么利好,延长了十年,它的减免税提高到30%。但是特朗普上台以后,他下令要暂停通胀法案的资金支出,意味着我本来说给你补贴好多钱,但是我现在又不补给你。特朗普还有一个特别不太友好的地方,它对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储能电池要加征关税,从原来的7.5提到25%,意味着我们中国去美国做储能市场,相当于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储能市场,不允许我们进入,所以导致它在内部发展它的储能,但防止我们国外去参与它的项目。长期来看,它的冲涨空间还是很大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美国能源署的数据,到2024年11月美国有一个大储的备案量,达到了56GW,比它原来增速了81%。与此同时,它的光伏备案量是180GW,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这就意味着独立储能和配储有一个很大的市场潜力。
我研究了这么多,发现看市场潜力有一个底层逻辑:国外储能市场主要看什么?我认为看三点:1.看政策。它有没有补贴政策,这是刺激它的产业发展,尤其是税收补贴是刺激它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2.看电价。看他们的居民电价,这个将决定你做工商业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的时候收益大小;3.看可再生能源装机规划。储能在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就是我配套着你的光伏、风电来用,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三个点。只要把这三个点关注好了,我认为你判断这个市场的潜力就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Wood Mackenzie对美国市场做了一个预测,2024-2028年这四年之间,储能累计新增装机能达到275GWh,从这个数据来看这个数据量还是很大,而且这里面大储占绝对主要市场。因为它这里提到2028年电网储能安装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意味着美国大储市场会有一个大的增长。
欧洲储能市场
欧洲储能市场的户储是世界第一,但是它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放缓的节奏,是因为它从2021年开始,2022年、2023年这三年增长得十分迅速,相当于我把这几年的增长提前发展了,就像我们国家的光伏提前装机了那么多量,是一样的道理。
2023年欧洲储能装机17.2GWh,这是德国光伏协会做的数据。大家可以看蓝色的柱子,2023年户储占比是70%,黄色部分是工商储,绿色部分是大储。德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他们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非常高,达到90%。对外依存度90%的情况下,意味着它的能源安全、供需是有问题的;第二,2022年爆发了俄乌冲突,导致它的天然气受阻,导致它的能源供需失衡,所以居民电价就飙升到了65欧分/kWh。按照它的正常水平来说,它应该是30欧分/kWh的水平,但是它飙升到了65欧分/kWh,也就是说我电价翻了一个倍还不止。这种情况下没办法了,欧洲出台了补贴政策来补贴用户,因为它的用能成本太高了,它用光伏配上储能自发自用,可能就会降低居民的电价。
但是从长期来看,它在这里面做了预测。我们可以看一下2024年用户侧储能的占比到了39%。当然我觉得这个数据稍微有点夸张,因为从70到39下滑得有点太狠了,虽然我没有实际的数据,但是凭直觉,我觉得它的39%有点降得太多。当然它的下降是有原因的,一会儿再说。到2028年,它预测用户侧储能的占比就达到了29%,所以它有一个特别巨大的下滑。我们看一下大储,2023年是21%,到了2028年大储就变成46%,意味着后面可能大储有一个大的增长。
从欧洲整体的区域的国家占比来看,德、意、英这三个国家占据市场前三的份额,而2024年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第一大市场。因为原来一直保持第一名的是德国,但是2024年意大利成了第一。其中德国、意大利和英国这三个加起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占到欧洲的80%的水平。2024年意大利变成了34%、德国20%,当然每一家预测的数据都不太一样,但大差不差,意大利确实比德国增长一点,主要原因是德国的用户侧储能有一个巨大的下降,而意大利是因为大储装机有一个大的增幅。这样的话,一个降、一个升,所以导致了它的排名落下了一位。
可以看一下2028年的预测数据,跟2023年又保持一个大体一样的趋势,还是德国第一、意大利第二、英国第三的排位。其中,2024年意大利储能装机规模占比是34%,预计能达到7.7GWh的水平。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德国和意大利,因为这两个国家在欧洲里面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本来还想分析一下英国,但因为我看下一个有英国使馆的人,我就不敢在这儿班门弄斧了。
德国这边是因为它的政策补贴和高电价双重驱动下,所以它的户储能达到80%以上。刚才的尹主任也放了这张图,这是德国的居民历史电价。
我们先说储能的政策,德国的储能政策:第一个是税收抵免政策。2023年起,它要对所有投运的户用光储免征增值税19%。这个19%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也是不少的钱。2023年9月份又出了一个补贴政策,储能系统可以每千瓦时补250欧,最高是3000欧元,这是它的补贴政策。我们再看一下它的电价,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基本上保持在30欧分/kWh,但是2022年达到了45.73%的高水平,意味着我的电价升高了,可能户储包括工商储就有市场机会了。因为户储收益主要来自于我要是配光伏、储能,就能节省电费,这样子的话居民可能更倾向于装光储。同时,他又有补贴,他何乐而不为。从电价的增长来看,这就是推进它的增长的主要因素。
另外,德国跌到欧洲储能市场第二,它的户储增长放缓就是刚才提到的它被意大利赶超了,因为它的电池储能新增装机有一个略降,因为它的户储的放缓。可以看一下数据,德国的电池储能2023年跟2024年相比有一个巨大的落差,德国累计装机大概能达到18GWh,同比增速将近47%,主要集中在德国的西部和南方地区,其中户储占83%,工商和大储分别占4%和12%。这里面之所以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一是户储新增装机的数据是4.7GWh,同比下降将近13%,较之2023年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户用光伏的放缓。因为2023年欧洲光伏装机达到62.8GW,但是2024年它的增长只有4.4%,这是欧洲的。
我们看一下德国。德国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14GW,跟2022年相比,它的增长翻了一倍。到了2024年的时候,它是17GW,较之2023年只增长10%,相当于它基本没有太大的增长,这是它的放缓节奏。
德国的技术路线仍旧以锂电池为主,占96%,而且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有一个明显的增加。可以看到2019年的时候是87.65%,但它一直在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占比达到96.2%。德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排名第二的技术是铅酸电池,这是跟别的国家不太一样的。第三个就是它的高温电池,这是它跟别的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而且这里面的铅酸占比比较高,主要是这里面提到大储早期的技术类型是锂电和铅酸、高温及液流,这就导致它的技术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
我们看一下德国未来的发展趋势。2024年德国在欧洲五大储能市场占据20%的份额,排名第三。但是它的扩展潜力还是很大的,这里面有一个预测,虽然它的户储下降了,但是它的工商储还是很有潜力。这边的数据是德国的光伏企业有一个数据预测,到2028年,可以看到绿色的是大储、黄色的是工商储、蓝色的是户储,也就意味着2028年,它的大储占比能达到39%,相比于2024年的13有一个大幅的增长;工商储达到25%,和前面的14%也有一个很大的悬殊;但是这里面最明显的变化是74%降到36%,当然这个降幅稍微有点大,但总体趋势应该是差不多的。具体数据的预测,可能也不一定很准,但是给大家一种感觉。
讲完德国,讲一下意大利,意大利的政策主要是Superbonus政策推动了它的户储的大幅增长,而意大利户储装机规模占总的73%。
左侧的政策是它每一年出台的详细的政策,我给它翻译了一下。右侧这个大家一目了然,它本来是2018年到2020年6月30日的户储安装的税收抵免率只有50%,但是它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它把税收抵免率提高到11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2024年是一个转折点,2024年、2025年开始补贴退坡,变成70、60%。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90%,因为它为了防止骗补,你必须得开工了我才给你补。你不能为了骗我的补,不开工,非得要我的补贴。所以它后面出台了一个补充政策,就是你必须是2023年1月1日开工的项目,然后我才会给你补贴到95%。如果你在2022年前已经完成这个任务,我给你补110%。这样的政策,是防止他们骗补。
这是2024年政策的变化。从2024年的政策可以看到户用补贴这一块开始退坡。但从2023年与2024年来相比有一个区别,就是它的大储市场的政策开始进行调整。其中欧盟委员会批了177亿欧元的意大利国家援助计划,帮助意大利建设9GW/17GWh的储能设施,一直持续到2033年底,这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政策。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是对于工商储这一块,意大利宣布有一个制造部,可能跟工信部差不多,拨3.2亿欧元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自行发电,这里面提到的就是风光配上储。
2024年的情况是在右侧,它的户储已经下滑了40%,2024年户储安装量是1.9GW左右。大储有一个爆发是因为长时储能项目增加了,所以导致意大利的装机的GWh增长得很快,所以它超过了德国。工商业储能这一块的装机量也有一个大的增长。
我们看一下它的累计装机情况。2024年意大利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了5.6GW/12.9GWh的装机量,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大区。它的项目绝大部分都集中在20kW以下,相对小型。但因为刚才的激励政策,可能后续大于20kW的大储装机规模会比较多。可以看到那个绿色条,我认为以后有增长的趋势。
意大利的未来趋势,这里面有一个数据:第一,它的户储需求下降。跟德国有点类似,2024年户储从24%降到15%,大储从67%有一个短暂的下降,但是它的工商储从9%变成26%,工商储肯定有一个大的增长。虽然大储的占比相较2024年有所下降,但因为大储的场景可能不是那么多,所以并不是说它的增速就慢。
新兴市场
这一块跟前面几位嘉宾讲的就有重叠的地方,因为研究了一下,因为中国、美国、欧洲除去传统市场,新兴市场就是所谓的中东、亚非拉和东南亚,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因为他们发展可再生能源比欧洲、比中国都要晚一步,他们都是后续的,因为他们可能在绿色能源转型的意识方面相对比较滞后。
看一下中东地区尤其是沙特,我们看到沙特制定了2024-2025年的招标计划是24GWh,这个量也是相对比较大的。可以看一下它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00-130GW,所以它的规模相对比较大。
南非有一个什么特点?2023年有一个大规模的停电,停了大概289天,对它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般来说停电都是一个大事故,尤其对于经济损失非常大。它的政策是到2023年的规划是5GW,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是9.7GWh。所以对比一下沙特的装机,它2024-2025年就15GWh了,它这个到2030年才9GWh,所以还是中东比较有实力。
东南亚这一块,刚才韩总说的东盟市场比较有潜力,尤其是刚才他也提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等,包括越南、泰国等。因为有机构预测,东南亚尤其是东盟的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到2030年是15GWh。
未来发展趋势
有四个方式:1.技术融合。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等模式兴起。
2.长时储能。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都在向长时储能研发,包括美国、中国等等都在这个方面做一些突破。
3.智能化。目前智能AI比较火,尤其对于储能调度优化,对它很有帮助。尤其现货市场开了以后,光储配合的情况下我怎么来优化我的调度?这是很关键的。
4.新兴市场爆发。刚才提到了中东、拉美等。
小结:市场机会分析。总结来看:1.大储市场。欧洲未来大储可能会有一个增长,中东的大储项目有一个规划。从户储来讲,因为美国主要发展的是大储,户储没怎么发展,所以可能在未来某个时机,户储需求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亚非拉和东南亚的市场的户储需求将会有一个大的增长;3.工商储市场。主要是欧洲的德、意、英、日、澳、荷,这几个市场可能会有潜力。亚洲的日本、澳大利亚,中东地区的南非,可能在工商储有一定潜力。
我的介绍完毕,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