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关税大战,储能企业出海危中有机

作者:陈仪方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5-04-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企业为全球提供了超过九成的储能锂电池,但迎来的却是一个更加割裂的全球市场。

近期,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披露,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为323吉瓦时,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为301.04吉瓦时,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中提升至93.2%。相比之下,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2.46吉瓦/109.58吉瓦时,其中锂电储能占绝大多数。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电池储能市场,巨大的产能仍需依赖全世界的客户来消化。


中国之外,最大的储能市场在美国,其次是欧洲。在车用动力电池厂家纷纷赴海外投资建厂之后,储能企业也开始寻求相似的道路。在国内企业中,储能电芯生产企业海辰储能已率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落地年产能10吉瓦时的储能生产基地。2025年3月,海辰储能启动赴港上市进程,递交港交所的招股说明书披露,该生产基地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当下,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储能企业的全球化难度攀升。过去几年,欧盟不断通过立法的形式构筑绿色壁垒提高对出口欧盟的电池产品的要求,美国也大力运用补贴等产业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中国企业则是见招拆招,顶着地缘政治风险出海开拓。从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的举措对比来看,欧美此前的政策至少相对稳定,企业可以据此安排、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的大旗祭出后,全球为之震动,后续连锁反应难以预估。

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储能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领域。关税政策将削弱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将抬高美国用户的成本,降低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即使是已经在美建厂的企业,也无法脱离环环相扣的全球锂电产业链,毕竟制造业的回流是缓慢的,美国还不具备成熟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实际上,特朗普政府虽然高调征税,但也低调豁免了近千种产品,包括用来制造电池负极的石墨,以及锂、钴、镍等关键电池金属材料。

对于出海企业,尽可能地分散风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一些储能企业将精力投入到欧美以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全球新能源以及锂电产业链将加速重构。对于国家间的竞争,各国都将更加关注和保护本土的新能源、锂电产业链,更加重视关键能源矿产的控制和生产,下一代电池技术、长时储能技术等前沿领域也将成为角力的焦点。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电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