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 返回

煤电利用小时创新高,四川调节资源仍稀缺

作者:潘秋杏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5-04-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国家能源局四川监管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煤电机组大数据监管情况通报,2024年,四川燃煤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以下简称“煤电利用小时数”)达5963小时,高出全国煤电利用小时数1335小时,也高出2023年四川煤电利用小时数43小时。四川煤电利用小时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四川的电力装机结构中,煤电占比不足10%,水电占比超过70%。四川煤电利用小时数此前一度处于较低水平,煤电生存空间受挤压。近几年,在电力供需形势和来水变化影响下,四川煤电利用小时数强劲反弹。据《四川日报》报道,2021年,四川煤电利用小时数突破4000小时,2023年以5650小时跃居全国第一。

煤电利用小时数创新高也带动四川煤电机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情况,实现盈利。根据上述通报,2024年,四川10家主网煤电厂共计盈利35.21亿元,同比增利29.12亿元。

近年来,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水电出力不稳定。2024年,四川水电出现了来水高峰与用电负荷高峰不匹配的情况。根据成都硕电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信息,2024年7月,四川来水量大幅超出消纳能力,引发部分弃水现象,7月交易的后半段,集中交易价格长时间紧贴“地板价”;8月和9月用电负荷持续处于高位时,水电供给能力不足,火电与外购电成为省内重要供电来源。

据估计,四川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1.48亿千瓦,目前已建成超1亿千瓦,潜力有限。四川正努力调整电力结构,由水电单一主体向水电和新能源双主体结构转变。截至2024年底,四川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72万千瓦,同比增长47%。但新能源“三性”特征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5年3月13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何尔文在“四川新能源电力发展大会”上介绍,四川省内负荷峰谷差超过2000万千瓦,水电在丰水期出力较为刚性,火电装机规模较小,抽水蓄能及新型储能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难以有效匹配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他建议在2030年前加快支撑性清洁火电建设,充分发挥煤电的调峰作用。

四川的煤电承担着主要的系统调节责任。为激发煤电的积极性,在2023年11月全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之前,四川就提出引入煤电容量补偿机制。当前,四川煤电机组通过容量电价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为50%,高于全国总体水平;2026年起,其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将提高到不低于70%,高于多数省份50%的要求。此外,四川还通过建立气电容量电价机制、实施电量电价与气价联动机制等措施保障气电的发展。

当前,四川正在加快已开工煤电和气电项目建设。据悉,2025年,四川将争取核准开工南充煤电项目,支持天明二期、金堂二期等一批煤电储备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未来,煤电和气电将在四川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与调节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煤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