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德国精密制造VS智慧储能:看科士达工商储如何交出亮眼答卷?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士达新能源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德国Lichtenstein-Unterhausen,一家专业模具制造企业正上演着传统制造业的能源革命。当大多数企业还在为能源成本与环保指标纠结时,KonForm GmbH用科士达BluePulse系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绿电自发自用、成本效率优化、电网依赖性降低、6个月零故障稳定运行、两天完成系统部署等。这份答卷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智慧能源密码?

KonForm GmbH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Lichtenstein-Unterhausen的模具制造专业公司,为满足工厂及日常能源需求,KonForm GmbH早在2021年便前瞻性部署了50kW光伏系统,2023年再拓50kW光伏系统和4座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即使如此,Konform GmbH 仍面临着高能耗、高电价成本、清洁能源利用不均衡、电网依赖强等挑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基础设施潜力的充分发挥和智能制造升级步伐。

为应对这一困境,KonForm GmbH积极寻找更为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通过部署科士达KAC50DP-BC100DE工商业储能系统,为园区的电力供应注入了新的动力。该方案除了能将白天多余的光伏发电量进行有效的存储,在夜间驱动铣床和充电站运行,大大减少对电网的依赖,还能通过最大限度地自发自用绿电来降低用能成本,将投资回报率降低到5年甚至更短时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这是首个在投资决策决策阶段就能提供投资回报率的解决方案” KonForm GmbH创始人Jörg Rehm如此评价," KSTAR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都非常方便,在运行方式上也为客户提供了很多选择,包括自发自用、分时用电、削峰填谷,完美适配制造业复杂用能场景。尤其在光伏发电量相对减少的冬季,该系统可以通过精准的分时控制运行逻辑或接入第三方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利用电价波动来获取额外收益,这一点非常独特。”

深耕欧洲市场多年,科士达凭借高效、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在多个欧洲国家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未来,科士达将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持续推动绿色电力的普及,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创造更加美好的零碳未来。在德国Lichtenstein-Unterhausen,一家专业模具制造企业正上演着传统制造业的能源革命。当大多数企业还在为能源成本与环保指标纠结时,KonForm GmbH用科士达BluePulse系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绿电自发自用、成本效率优化、电网依赖性降低、6个月零故障稳定运行、两天完成系统部署等。这份答卷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智慧能源密码?

KonForm GmbH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Lichtenstein-Unterhausen的模具制造专业公司,为满足工厂及日常能源需求,KonForm GmbH早在2021年便前瞻性部署了50kW光伏系统,2023年再拓50kW光伏系统和4座智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即使如此,Konform GmbH 仍面临着高能耗、高电价成本、清洁能源利用不均衡、电网依赖强等挑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基础设施潜力的充分发挥和智能制造升级步伐。

为应对这一困境,KonForm GmbH积极寻找更为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通过部署科士达KAC50DP-BC100DE工商业储能系统,为园区的电力供应注入了新的动力。该方案除了能将白天多余的光伏发电量进行有效的存储,在夜间驱动铣床和充电站运行,大大减少对电网的依赖,还能通过最大限度地自发自用绿电来降低用能成本,将投资回报率降低到5年甚至更短时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这是首个在投资决策决策阶段就能提供投资回报率的解决方案” KonForm GmbH创始人Jörg Rehm如此评价," KSTAR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都非常方便,在运行方式上也为客户提供了很多选择,包括自发自用、分时用电、削峰填谷,完美适配制造业复杂用能场景。尤其在光伏发电量相对减少的冬季,该系统可以通过精准的分时控制运行逻辑或接入第三方电力交易平台,充分利用电价波动来获取额外收益,这一点非常独特。”

深耕欧洲市场多年,科士达凭借高效、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在多个欧洲国家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未来,科士达将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持续推动绿色电力的普及,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创造更加美好的零碳未来。

分享到:

关键字:工商业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