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开年以来,分布式光伏新版管理办法与136号文的出台,使得沉寂多年的光伏抢装潮再一次回归行业的视野,与以往相同的是组件毁单、涨价等行为仍是层出不穷,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抢装涉及户用、工商业、地面等全行业下游,乱象更加严峻。
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领域,尽管政策预留时间节点的初衷是给存量项目的平稳过渡,但叠加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分布式光伏都在抢。在抢装潮的推动之下,分布式光伏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投资商无奈道,“现在的分布式光伏抢装,已经堪比‘电信诈骗’了,从采购到施工再到并网,各个环节都等着‘宰’一刀。”
抢装潮下的被动“挨宰”
自新版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下发以来,分布式光伏的抢装便已瞬时启动,但当时的抢装仅限于并网模式发生变化的全额上网项目。之后随着136号文的出台,分布式光伏入市要求深化,电价下降成为普遍预期的形势,“几乎所有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能抢则抢”。
进入3月后,随着山东太阳能展会的召开,经过充分交流后的分布式光伏抢装开始爆出一系列怪象,尤其是组件环节,甚至呈现每天以5分/瓦的报价上涨。组件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0.65元/瓦左右已上涨至0.8元/瓦,“毁单成为常态,几乎是一单一议”。
有投资商表示,其3月初与某头部组件企业签了0.69元/瓦的全款锁价合同,第二天就被告知涨到了0.74元/瓦,个别厂家甚至是上午的报价下午就作废,合同说毁就毁,毫无契约精神。另一投资商则表示,其订单组件已经拉到光伏项目地了,还未卸车就被告知组件企业已经高价卖给另一个项目,紧急将组件车辆调往另一个项目地。
组件涨价之外,部分企业甚至开始销售“冒牌”组件。此前,天合、爱旭、协鑫、正泰发布公告表示,发现市场上有部分商家未经授权,以非正规渠道销售疑似公司品牌的光伏组件。有知情人士表示,可能系代工厂商未获得授权出现了“代工一半,卖一半”的行为,其带来的后果是一旦出现组件质量问题,无法获得妥善的售后服务。
组件之外,逆变器环节也呈现了一定乱象。涨价尚在其次,更主要的是“四可”要求使得部分地区要求每台逆变器都需要经过指定单位的联调测试才能并网。但检测能力有限,等待联调的逆变器堆积如山,而正在抢装的投资商对不可控的时间则完全等不起,由此则衍生了部分地区的“黄牛”现象,不得不加价快速通过测试。
另外,有厂商表示在联调测试中,由于技术、质量问题,逆变器经常出现炸机现象,炸机率非常高。
此外,分布式系统配件采购、施工端的乱象也不遑多让。有投资方表示,其下单的某光伏配件不仅运输时间相差较大,要求克重也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下单的配件要求要达到950克左右,但实际到货配件仅有830克左右。”
在施工方,工人甚至一天之内要求涨三次工资。有EPC企业表示,抢装潮导致很多专业施工团队供不应求,人工费用水涨船高,部分项目为了赶工不得不降低施工标准,专业队伍短缺之下,甚至聘请经验不足的施工队伍来保证进度。但是,正常的施工期限被如此压缩,叠加一系列设备端的潜在隐患,电站质量问题后续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
面对分布式光伏抢装的一系乱象以及潜藏的质量风险,部分投资商开始衡量抢装的必要性以及经济性,尤其是随着部分省市新版分布式光伏管理政策的下发,抢装热情正逐渐冷却。有投资商表示,该抢的项目已经抢完,剩余项目风险太大,行业的投资理性也渐次回归。
抢装潮“落幕”,组件价格回落
事实上,本轮抢装潮的核心是工商业光伏上网模式变化以及分布式入市电价政策的新老划断。随着近期部分省市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下发,部分地区对一般工商业自用比例不限制的细则,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分布式抢装的需求。
截止到目前为止,广东、江苏、吉林、宁夏、贵州等省份最新的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或征求意见稿已经陆续下发,其中广东、江苏对一般工商业暂不设置自用比例的条款获得了当地分布式光伏投资商的广大认可,对应的抢装不再迫切。
需要指出的是,江苏、广东去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均突破了10GW,作为国内分布式TOP 3市场,自用比例不限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省在电网支撑、消纳能力以及绿电需求等方面较为乐观。不过,随着分布式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加,可能会迎来自用比例的提高,尽管当下无需抢装,但加快项目落地并网仍有必要。
除政策引导外,各大光伏设备商的坐地起价使得项目投资成本激增、施工抢装留下的质量隐患等风险评估下,部分投资商认为抢装利润会被多方吞噬。有投资商表示,现在资方付款条件差,以前是开工就有部分付款,现在要求并网才能给到,无法承受垫资风险。
进入4月,光伏组件价格也逐步回落,但有投资商表示,有厂家仍在市场渲染抢装情绪,以便抬高价格。另一投资商表示,其近期签订的组件采购订单,有厂商要求签署补充协议,4月中旬发货,不能退货。这一点也得到了部分中间商的认可,明确表示自清明节后,市场需求疲软叠加组件满产放量,组件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工商业抢装回归理性的同时,户用领域的抢装则仍在持续,但随着节点时间的临近,有部分经销商表示近期有企业已经停止录单以避免相关风险。但也有企业仍在大量开展相关业务,其相关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化。
总体而言,抢装的核心是保项目收益率,但面对各环节暴涨的成本以及质量隐患,叠加分布式进入现货节奏的加快,抢装项目的实际收益率仍待电站运行后的数据佐证。但毋庸置疑的是,分布式光伏的投资开发倾向及市场格局正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