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天津:海河涌动数智“浪潮” 算力渗透产业“经脉”

作者:张桂贵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近日,“昇腾新动力DeepSeek新纪元”主题沙龙在津举行,来自政产学研用等领域代表共议人工智能驱动产业转型发展。

活动期间,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天津港、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等相关负责人分享了有关智算基础设施、大模型应用、智慧港口、高校智能体、数智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实践,探寻津门高质量发展科技路径。

正在进行算力扩容的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今年2月完成了DeepSeek全系模型快速部署并实现“即开即用”。截至目前,该中心算力服务已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链,培育和发布了十余个行业大模型,并联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4所高校开设AI(人工智能)课程,每年培养实战型人才超2000人,推动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繁荣。

据了解,依托强大算力底座,天津港通过私有化模型实现安全生产数据分析效率提升45%,数字员工覆盖八大业务场景;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基于海量历史数据构建智能决策引擎,助推作业模式从“人工检索”向“数字孪生”跨越;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一站式”AI药物发现平台能将药物早期发现时间缩短80%,小分子发现平台可筛选超10亿级分子库;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AI+光学”技术为核心,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汽车制造、化工制造、新能源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

此外,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基于昇腾算力底座,研发了海河系列“谛听”交互模型、“天眼”感知模型及“岐伯”中医药模型;南开大学构建了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在20天内生成1.1万个智能体,并加快建设无人化实验室,以实现分子合成、核磁检测全流程自动化。

与会嘉宾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仍面临底层理论创新不足的挑战,但各行各业工程应用创新优势显著。随着我市算力基础不断夯实,千行百业“向智”发展提速,加速孕育区域经济发展澎湃动能。

分享到:

关键字:算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