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储能系统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的时代拐点,热管理技术正经历从辅助配套到核心系统的价值重构。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高帅亮相第十五届储能大会暨展览会(“CIES2025”),以《储能热管理的技术前瞻》为主题,直面行业"散热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双重困局。
在报告中,高帅直击行业痛点:当前主流风冷方案虽具有成本优势,但面临散热效率低、温度均匀性差等核心缺陷。他以数据佐证,传统风冷方案电芯温度均匀性普遍在5-8K波动,长期运行将加速电池一致性衰减。而液冷方案虽能将温差控制在2-3度,却受制于系统复杂度高、维护成本攀升等现实难题。
对于未来技术方向,高帅提出"四维突破"理论:低成本、高性能、低噪音、集成化缺一不可。他特别强调,随着储能场站密集投运,设备噪音已从技术参数演变为社会问题。"我们的顶置式散热方案,成功将场站周边噪音降低15分贝,这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创新方案展示环节,高帅重点剖析了四大技术路径的实践价值。
在集中式制冷方案方面,高帅详细介绍了其创新设计理念。该方案突破性地将大功率制冷机组从储能集装箱中独立出来,采用400千瓦级变频压缩机组,通过优化风道设计使迎风面积增加56%,在35℃环境温度下可实现冷凝温度降低5℃的显著效果。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这种"化零为整"的设计思路不仅使系统全年能效比提升0.71,还大幅改善了设备的可维护性。在某200MWh储能电站的应用案例中,该方案成功将辅助系统功耗降低了18%,验证了其技术可行性。
全栈式液冷方案展现了系统集成的创新突破。高帅重点讲解了其独特的"下置主机+顶置散热"架构设计,该设计完美解决了储能系统空间受限的难题。通过将PACK侧和PCS侧液冷系统一体化集成,配合智能温控算法,实现了±2℃的精准温度控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化后的风道设计使设备运行噪音降低了15分贝以上,这一改进对解决储能电站的噪音扰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案使系统能量密度提升了12%,为储能系统的紧凑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浸没式液冷方案因其革命性的设计理念备受关注。高帅深入解析了该方案的技术细节:采用特种氟化液作为冷却介质,使电芯完全浸没其中,换热面积因此增加了300%。测试数据表明,这种设计可将电芯温度均匀性控制在±1.5℃的优异水平,同时系统运行温度提升4℃带来COP值提高12%的能效增益。在安全性能方面,该方案通过UL认证并达到IP68防护等级,在某海外45℃高温环境下的储能项目中展现了出色的环境适应性,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储能应用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直冷直热方案体现了系统简化的设计智慧。高帅强调,该方案最大的创新在于取消了中间换热环节,采用制冷剂直接冷却的方式,使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传统方案的70%。结构上的精简带来多重优势:零部件数量减少35%,故障率相应降低40%,彻底杜绝了冷却液泄漏风险。实际运营数据表明,采用该方案的工商业储能项目维护成本下降了25%,在-30℃至55℃的宽温域范围内均表现稳定。
"所有技术创新终将回归商业本质。"高帅以公司发展历程印证观点。作为深交所上市公司,三河同飞建有9条AGV产线、8条液冷温控专线,拥有300余项知识产权支撑的研发体系。其全球布局的18个国内办事处和海外分支机构,构建起"千公里24小时响应"的服务网络,为技术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报告尾声,高帅重申其团队坚守的技术哲学:"热管理不是储能系统的成本项,而是价值放大器。"在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的关键转折期,这场关于温度控制的精密革命,或将重新定义行业竞争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