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期,宁德时代与茅台宣布,将共同开发“零碳+”应用场景,一个卖酒、一个造电池,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行业巨头牵手,引起行业关注。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双碳”目标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引。零碳全场景化作为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载体,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依托新生态,全面发力“零碳新基建”,打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零碳交通、零碳港口、零碳社区等一批示范项目,开辟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宁德时代的“零碳棋局”
2023年,宁德时代正式发布公司“零碳战略”,宣布“到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到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2024年9月,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构建“零碳新基建”,以实现零碳排放为核心目标,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基础设施的升级建设,旨在构建一个更高效、智能、零碳的基础设施体系。
曾毓群认为,“零碳新基建”应当具备三大特征,即全景式、一体化;可持续;全球化新生态。
曾毓群认为,作为零碳新基建的核心要素,电池必须实现可循环;要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范围内必须协同合作,从“零碳岛”“零碳城市”乃至“零碳乡村”等,最终实现“零碳地球”;通过创新的方式,让技术、产业和经验在全球流动,共同解决绿色转型进程中的难题,打造一个绿色、稳定、可靠的“零碳新基建”生态。
在“新基建”战略之下,宁德时代加快了“零碳生意”的布局,以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品牌塑造方面,宁德时代已有9个工厂获得零碳认证,按照计划,到2025年,宁德时代所有的工厂将全部成为零碳工厂,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碳中和;2035年,在上下游供应链侧,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此前,依托极限制造体系,宁德时代旗下宁德基地、宜宾基地、溧阳基地先后获得了 “灯塔工厂”称号,这是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3座“灯塔工厂”。
基于在电池技术领域的优势,宁德时代从动力电池扩展至储能、商用车、eVTOL等场景,构建“动力+储能+智能”生态。
其中,动力电池方面,2024年装车量超250GWh,全球市占率37.9%,连续8年第一。
储能电池方面,2024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36.5%),毛利率提升至26.8%,较动力电池高出2.9个百分点,成为第二大增长极。
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财报中指出,澳洲、中东的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是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2024年成功中标阿联酋RTC 19GWh 8小时数据中心项目,刷新全球最大储能订单记录。
在交通领域,宁德时代持续输出“零碳”理念,接连与上港集团、上海城投、山东重工、北京祥龙多家央地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围绕重卡、工程机械、大巴、物流车、叉车、电池回收、充换电网络、光储充一体化、电池梯次利用等多个方面,助推交通基建深入电动化转型。
基于全景式方案,宁德时代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与战略合作,推动全社会加速零碳转型,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零碳生态体系。
2024年中,宁德时代与东营市、南京市、天津市、澳门特别行政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海南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零碳城市建设方案及项目实施。
其中,宁德时代在宁德寿宁县建设的“下党零碳示范基地”由“宁的茶”零碳茶馆以及光储充放智能充电站组成,是宁德时代自主研发的“智能微网管理系统”的首次应用。
在工业领域,宁德时代联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打造煤化工行业零碳智慧园区模板;与南京钢铁集团合作,推动工业产品电动化,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新能源技术的无缝对接。
在物流、零碳工厂、智慧矿山等场景,宁德时代与海螺集团、DHL集团等伙伴携手,实现物流电动化及充换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工厂和智慧矿山等应用的全球布局。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
“零碳生意”版图持续扩大
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零碳生意”版图全面扩围,其中,重点仍是交通领域,一方面加大了快充+换电+V2G的全新生态的布局。
2月,与滴滴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换电市场;3月,与蔚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4月,与中国石化签约,将共同建设10000座换电站;另外,宁德时代也与滴滴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换电市场;与蚂蚁集团、哈啰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整合电池技术+数字生态+场景入口,打造覆盖两轮/四轮、充电/换电、出行/生活的超级平台。
另一方面,与一汽解放、江汽集团、上汽集团等深入合作,推动国有车企全面电动化转型。
在快充领域,有消息称上汽通用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
此前,宁德时代磷酸铁锂4C快充神行电池已经装车于阿维塔、长安、奇瑞、极氪以及哪吒等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上。
宁德时代还宣布将启动“超充万站计划”,预计覆盖“百城万站”,以构建完善的充电网络体系。
此外,宁德时代开年以来不断拓展“零碳+”应用场景。
2月,宁德时代与辽宁方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将围绕各自产业发展、产业布局情况和应用优势,就能源结构转型和零碳发展等领域,共同构建零碳生态产业集群高地。
3月,宁德时代与山东东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零碳产业园、产业新能源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依托公司即将在山东东营垦利区建设的40GWh锂电池绿色智造基地,形成全链条绿色产业集群,共建公司在全国的首个高比例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
宁德时代还与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签署零碳应用场景合作协议,推动公司零碳方案在化工、油田等高耗能领域落地,打造产业新能源化的创新实践。
4月,宁德时代与茅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共同打造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工厂、零碳工厂样板,共同开发“零碳+”应用场景,形成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宁德时代创新推出“电池银行”方案,让用户购车成本下降40%,每月仅需支付电池月租金就能使用电池包,这一模式在出租车、网约车领域的渗透率已达35%,有望打破乘用车换电模式的瓶颈。
一些列的布局助推了宁德时代的业绩增长,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电池销量超过120GWh,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储能电池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接近20%,意味着其单季度的储能电池销量达到了24GWh,大幅领先去年同期的19GWh。
零碳市场前景广阔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零碳市场正以蓬勃之势崛起,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策层面看,从顶层设计层面为零碳工厂和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政策驱动力。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并提出了建立一批零碳园区的目标;工信部决定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以促进工业资源的规模化和高值化利用;2025年3月,“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目前已经有21个省市已经将零碳工厂写入本省市的相关碳达峰实施方案,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合肥都已经开始推进零碳工厂创建工作,山东、河南、湖南也已经将零碳工厂列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之中。
一些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涵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信贷支持等多个方面,为零碳工厂和园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中,江苏昆山市对经认定的“近零碳工厂”予以最高100万元奖励;常熟市对获得苏州“近零碳工厂”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合肥市对入选零碳示范工厂企业,在申报工业绿色发展等财政资金中予以优先支持。
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的支撑性下,很多地方持续探索建设零碳园区并取得积极成果,涌现出一批“首创性”“标杆性”示范园区项目。
比如,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是全球首个落地的零碳产业园;青海省零碳产业园区是青藏高原首座零碳产业园区,也是国内规划面积第二大的零碳产业示范园区;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是江苏省首个以“零碳” 为主题的科技产业园;厦门象屿零碳综保区是全国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综合保税区;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我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
除传统制造行业的零碳产业园之外,“零碳算力”“零碳物流”“零碳保税区”等诸多行业新业态多点开花。
宁德时代、天合光能、施耐德等企业通过零碳认证屡获国际订单,改写产业链规则。
未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对零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将加快零碳转型步伐,建设零碳工厂。
同时,零碳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平台,将吸引更多绿色产业入驻,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