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3 月 23 日,2025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浙江杭州盛大启幕。青海省电力行业协会与青海省清洁能源持续发展促进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积极参与其中。当日上午,青海省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韩廷海与理事会工作部主任李延苹受邀出席开幕式,下午,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京厅举行的 “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大基地协同发展专场会”上,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系统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刘坚、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与认证中心处长赵宏、能建时代(上海)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珂、三峡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规划院副院长李青芯等业界精英悉数到场,分享储能与光伏产业的前沿动态与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青海省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韩廷海作为唯一受邀的行业协会代表,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青海储能:‘储’势待发,逐‘光’前行”》的专题演讲,深入阐述了青海在储能与光伏协同发展领域的实践与创新,描绘了青海清洁能源产业的未来蓝图,引发与会者广泛关注。
得天独厚,青海储能产业 “风光” 无限
韩廷海在演讲中阐述,青海凭借“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自然禀赋,发展清洁能源大有可为,潜力巨大,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全国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持续储备地。当前,青海在“储能+光伏”领域大展拳脚,“储”势待发,争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加快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速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推动产业“向绿、向新、向智”发展。五大发电集团、三峡集团等建设的众多大型光伏、风电、储能项目在青海的戈壁、荒漠上拔地而起,源源不断地将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转化为清洁能源,输送至全国各地,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止到2024年年底,青海省电力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4.6%,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成为青海能源转型发展的“金色名片”。西宁“光伏一条街”成为“逐光”路上的重要地标和青海光伏产业发展的典范。
政策助力,储能与光伏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韩廷海介绍,近年来,青海积极推动储能与光伏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储能技术研发、应用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储能光伏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青海聚焦国家“双碳”目标,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大幅提升,加强绿色能源合作,深化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延伸,青海的绿电发展已经呈现出“能源极足、绿电极优、气候极好、损耗极少、回报极高”的优势。清洁能源已成为青海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电力增量的主体,高质量开展清洁能源多方合作,深度参与能源变革治理,是青海清洁能源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韩廷海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青海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已成为储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热土。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探索储能光伏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青海储能光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青海电力事业必将“风光无限”,也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青海力量。
展望未来,为能源转型贡献青海力量
韩廷海最后表示,青海省电力行业协会和青海省清洁能源持续发展促进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各方力量,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积极促进清洁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社会组织智慧和力量。
此次专场会,秘书长韩廷海通过专题演讲,分享了青海在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方面的相关情况,让更多人了解了青海在新能源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光明前景,为国内乃至全球储能光伏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青海方案”,也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青海能源发展战略和投资机会的窗口。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青海储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高光时刻,为我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双碳目标达成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