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这是我国第一份虚拟电厂国家级专项政策。《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达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突破5000万千瓦,标志着虚拟电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将迎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早在2022年初,港华能源就前瞻性布局虚拟电厂业务,携手清华大学成立“清华-港华零碳智慧园区虚拟电厂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为虚拟电厂提供预测、聚合、决策、调控等AI算法支撑;并在2023—2024年连续取得深圳、上海首批虚拟电厂运营商资质,接连打造标杆性项目。
作为虚拟电厂发展先锋城市,深圳目前拥有61家运营商,规模全国领先。日前,深圳卫视对深圳虚拟电厂建设进行了特别报道。其中,港华能源打造的深圳市首座公共机构虚拟电厂——福田区委大院光储充柔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多类资源,实现高水平云边协同直控能力,精准调度,累计完成15次精准响应,助力福田区委大院节约了财政资金、提升了用能效率,成为此次报道中的示范案例。
目前,港华能源借助已有基础,已在广东、江苏、山东、深圳、上海、北京“三省三市”进行虚拟电厂布局和延伸,形成布局和落地的领先局面。
港华能源福田区委大院光储充柔虚拟电厂驾驶舱
展望未来,港华能源将依托全国布局的128个零碳智慧园区及40万燃气工商业客户,聚合自建或第三方投建的海量可调节资源,为客户打造更多虚拟电厂优质项目,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