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战略收缩、做大储能蛋糕、换帅、加快技术产品迭代,连年亏损的储能老兵科陆电子“四箭”齐发,按下扭亏突围的“加速键”。
一季度净利暴增857%,创10年最佳
近日,科陆电子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16.20%;归母净利润达6745.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57.4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878.98万元,同比增长326.95%。
这是科陆电子近十年创下的最好的单季业绩。
成立于1996年的科陆电子以智能电表业务起家,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后,便开启了疯狂的扩张之路,业务版图逐步拓展到储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此外,收购多家同行公司股权,并投资多个光伏电站。
在储能领域,科陆是国内较早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曾一度成为储能龙头企业。
一路的高歌猛进为科陆电子创造了非凡的业绩,2007年-2017年的10年间,科陆电子营收从不到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近44亿元,净利润由0.68亿元上涨至4.59亿元。
激进的扩张也导致了科陆负债率攀升,加上市场环境变化、资产减值等因素,2018年开始,科陆电子开始亏损,2018年至2024年的7年间,科陆电子累计亏损超51亿元。
这期间,科陆通过压缩成本、甩卖资产、引入深圳国资委、业务重组、牵手美的等措施,开始了自救之路。
其中,两个关键的举措便是,2022年,科陆电子的主业从智能电网、新能源及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变为智能电网业务和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
2023年6月,家电巨头美的正式入主科陆电子,完成其在储能版块的关键布局,科陆因此获得了美的资金、渠道、平台、供应链等多方面加持。
2022年开始,科陆的业绩开始止跌企稳,2022年实现营收35.4亿元,同比增加10.7%,其中智能电网+储能业务的营收占比提升至91%;2023年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18.68%。
2024年是科陆电子被美的控股的第一个完整财年,全年收入44.31亿元,同比增长5.5%。
另一方面,科陆电子的亏损额也在收窄,2024年,其扣非净利润亏损4.77亿元,同比收窄31.6%。
尽管如此,背靠美的这颗大树,以年为单位,科陆电子仍在亏损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价格战愈演愈烈,产业链企业业绩普遍承压的背景下,科陆电子在一季度创新净利增长857.45%的成绩,堪称“逆袭”,显示了美的入主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也为科陆电子彻底扭亏突围创造了可能。
在2024年上午年报中,科陆提及,美的集团在研发、制造、供应链、渠道、品牌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支持。依托美的集团供应链和暖通渠道优势,公司工商业储能业务可拓展更多的客户群。
“四箭”齐发
为了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科陆电子今年以来动作频频,连发“四箭”。
第一箭:战略收缩,终止储能项目、转让子公司。
3月21日,披露年报的同时,科陆电子宣布,拟终止佛山储能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并注销对应的项目公司。
据悉,科陆电子在2023年8月设立全资子公司佛山科陆,负责实施佛山储能产业园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9.5亿元,目前,公司在该项目上的累计投入金额为7162.53万元。
此举有迹可循,2024年,科陆电子储能产品生产1.694GWh,销售1.386GWh,库存为661MWh,对比产能、出货量,科陆电子的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
同日,科陆电子还公告称,拟以1.25亿元转让南昌科陆股权,此次交易预计将产生约2200万元的股权转让收益,战略收缩应对连年亏损。
科陆电子表示,此次转让旨在“聚焦核心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通过盘活资金提升公司整体利益。
一系列举措使得科陆电子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8.12亿元的历史峰值。
第二箭:做大储能蛋糕,重点开拓印尼市场。
目前,在科陆电子的两大主营业务中,因储能业务对于科陆的业绩增长贡献持续加大,科陆正全面发力国内外市场,做大优势主业“蛋糕”。
根据2024年财报,科陆储能业务的营收为14.56亿元,占比为32.86%,今年一季度营收12.14亿元中,储能业务贡献占比已超三成,成为拉动增长的绝对主力。
这得益于,科陆在2024年奠定的市场基础,财报显示,通过成立美国储能子公司及组建本地化团队,美的有效推进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在美洲、非洲等多个区域实现订单落地。
2024年科陆新签储能项目2.4GWh,交付1.4GWh,并在欧美市场实现突破,其中包括拿下美国800MWh系统集成项目及智利标杆性订单。
3月21日,科陆电子公告,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储能生产基地,整体投资按照3GWh产能规划建设。
重点发力印尼市场有多个原因,其一、东南亚储能市场正在爆发,印尼电网覆盖率不足60%、岛屿分散,分布式储能需求大;其二、镍矿储量丰富,人力成本仅为珠三角1/3,印尼3GWh基地总投资将比国内低40%;其三、规避美国关税战带来的影响。
国内市场方面,科陆电子积极开拓“五大六小”新客户,在储能国内调频市场具有优势地位。
今年1月,科陆电子以第一中标候选人入围中广核10.5GWh储能系统集采1.5GWh标段,还与中电建、港青能源、中广核新能源等能源央国企签约,共同推动大储产品规模化应用。
目前,科陆电子正从储能系统向虚拟电厂、智慧能源管理延伸,为业务增长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
第三箭:换帅。
4月15日,科陆电子官宣,迎来美的集团下派的80后“新帅”邱向伟。
邱向伟此前担任总裁的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是美的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聚合智慧交通、工业自动化、绿色能源和消费电器四大领域,产品覆盖压缩机、电机、芯片等高精密核心部件产品。
从业务内容上看,该事业群与科陆电子的储能业务有相通之处。
此外,邱向伟还曾任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总经理助理,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空压产品公司总经理,工业技术经验丰富。
在储能赛道极度内卷的当下,邱向伟或许能从工艺、产线的角度,为科陆电子储能产品降本增效。
第四箭: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科陆电子2024年的年报在“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章节,围绕2025年经营计划,提出四点工作,其中就包括加强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实际上,美的入主后,科陆电子的研发投入就持续增加,2023年,其研发投入约2.6亿元,同比增长13.12%;2024年,研发投入3.77亿元,同比大增42.46%,研发占营收比例更是高达8.51%。
此外,2024年,科陆电子研发人员数量为946名,占比达37.29%。其中,硕士学历的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45.83%。
战略布局上,2024年中,科陆电子设置了储能EP Package全生命周期整站服务战略,即实现BMS、PCS、EMS的自主研发和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整站服务。
技术上,科陆电子是除PCS龙头阳光电源、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外的少数几家能够实现PCS+BMS+EMS+PACK全自研的集成商之一。
全栈自研将垂直整合能力直接转化为成本优势,使其在储能红海市场中保持了差异化竞争力。
去年9月,科陆电子推出Aqua-E系列工商储产品,打出“0.598(元/Wh)”的价格,将工商业储能带入了5毛时代。
今年4月,科陆电子又重磅推出“Aqua-E522”工商业储能产品,并打出“0.588,小e带回家”的价格,远低于工商业储能报价多集中在的0.6-0.7/Wh范围。
价格之低、产品迭代速度之快受到行业高度关注。
产品上,其储能系统涵盖风冷、液冷两种技术路线,额定容量2.2-5.5MWh,适用温度-20℃~+50℃、适用海拔范围在5000m以内,这些参数目前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平,储能变流器的性能参数也是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突围之战面临“两大挑战”
一季度净利暴增是否只是个现象级,战绩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毕竟,2024年,科陆的一季度的“亮眼”业绩也曾“昙花一现”,2024年一季度,科陆净利润704万,舆论一度认为,科陆将要“触底反弹”,但奇迹并未发生,此后二季度到四季度,科陆接连亏损了4672万、1.14亿、3.1个亿,全年亏损了扣非净利润亏损4.77亿元。
科陆今年以来的“四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无法预知,但扭亏突围将面临两大现实挑战。
其一,智能电网业务是传统的高毛利行业,毛利为达32.27%,是科陆第一大业务,是其业绩的护城河,但2024年7月,科陆被南方电网采取市场禁入处理措施,时长为18个月,这就导致了其去年7月中标的2.56亿元项目无法执行。
过去3年,科陆电子从南方电网取得的平均收入约为3.32亿元,占全年营收比例的9%。
被市场禁入18个月将意味着科陆这一高毛利业务将受到显著的影响。
对于这一市场的布局,科陆在年报中表示,2025年,将立足国内市场,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夯实计量及高级量测的行业应用扩展,加强能源负荷调控、需求侧响应和虚拟电厂应用的探索;深耕非洲市场,加大对中东和欧洲市场的战略投入。
其二,借助美的在供应链上的优势,科陆把成本做到了极致,屡次推出低价产品,但随着强配储落幕,储能价值将重构,从成本中心转变为盈利中心,低价模式能否持续仍未可知。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并未让科陆走出“量增利不增”的困局,2024年,科陆销售量同比增长37%,达到1386MWh,但实现营收14.56亿元,仅同比微增1.5%。
后记:2025年,科陆能否扭亏突围,有舆论说,科陆的信心取决于美的的耐心,又或许,美的对于科陆电子的经营目标并非扭亏,而是切入储能赛道、抢战市场份额的一步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