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复合型储能 返回

5.35GW/12.9GWh!2025年一季度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超40%

作者:裴丽娟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导语:河北后来居上;1季度工商业储能规模占比显著提升;国家能源集团功率规模居榜首;混合储能规模占比7.81%。

2025年第一季度,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库共追踪到278个国内新型储能并网项目,新增装机规模为5.35GW/12.9GWh,较之2024Q1同比增长42.36%(功率规模)/40.60%(容量规模),平均时长2.4小时。


河北后来居上,容量和时长双双夺魁

2025年1季度新增投运的项目分布在河北、宁夏、山东、内蒙古、安徽、新疆、江苏、云南等28个省市治自区。

随着河北张家口察北管理区300MW/12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衡水春晟新能源200MW/8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威县清芸风达100MW/400MWh储能电站等多个大型储能项目的相继投运,2025Q1河北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总规模高达865.5MW/2933.3MWh,功率规模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6.2%,容量规模占22.7%,在全国遥遥领先。2025Q1新增投运项目储能平均时长3.4小时,也位列全国首位,主要以电网侧项目为主,独立储能规模占比超九成。


图 2025年1季度各省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

2025Q1宁夏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27MW/1451.1MWh,居全国第二。2025年2月,目前宁夏最大的储能电站——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孟家湾295MW/590MWh储能电站并网投运,该电站是“宁电入湘”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电入湘”工程是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外送通道,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于2023年10月开工,途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全长1634.3公里,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800万千瓦,动态投资280.9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4月,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重庆段、陕西段相继贯通。据悉,该工程全线投产后,年送电量预计达40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输送占比将超过50%,这条“绿色电力高速公路”将大幅推动宁夏新能源消纳,助力跨区域能源优化配置。

内蒙古1季度新增装机421MW/1280MWh,容量规模排名全国第三,功率规模居全国第四,主要为电源侧项目。

2025Q1山东新型储能新增装机610.8MW/1234MWh,功率规模居全国第三,占比11.4%,容量规模排在第四,平均时长3小时。

此外,新疆1季度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也在1GWh以上,江苏新增装机超700MWh,安徽近700MWh。河南、云南、西藏新增装机也在400MWh以上,广东近400MWh。湖南、福建、海南、四川、广西均超200MWh。


图 2025年1季度各省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功率规模占比

就大区分析,2025年1季度华东地区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54GW/3.12GWh,功率规模占比28.8%,居全国首位,主要为电网侧和用户侧项目,其用户侧新增装机容量超1GWh,占全国用户侧新增装机容量的57.3%,也就是说,全国近6成的用户侧项目集中在华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和安徽。

华北地区新增装机1.35GW/4.34GWh,平均时长3.2小时,功率规模占比25.2%,位列全国第二,容量规模占比33.6%,排名第一,主要集中在河北和内蒙古两地。

西北地区新增装机1.18GW/2.72GWh,功率和容量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三。

此外,西南地区新增装机超1GWh,华南和华中地区均在700MWh以上。


图 2025年1季度各地区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

工商业储能规模占比显著提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季度国内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新增装机2.73GW/6.75GWh,同比增长4.66%(功率)/24.51%(容量),功率规模占比51%。2025年Q1共计33个项目独立储能项目相继投运,其中16个装机规模超百MWh,主要分布在河北、宁夏、山东、云南等地。

2025Q1电源侧新增装机1.84GW/4.23GWh,同比下降8.60%(功率)/26.51%(容量),功率规模占比34.36%,其中新能源配储1.77GW/4.23GWh,风光火储多能互补项目配储50MW,火电配储16MW。12个超百MWh电源侧项目并网,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山东、西藏等地。

用户侧工商业储能1季度新增装机0.78GW/1.92GWh,同比增长87.17%(功率)/54.85%(容量),功率规模占比达14.64%,相比2024年用户侧6.3%的比例有了显著提升。


图 2025年1季度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应用分布(按功率)

2025年1季度独立配置的工商业储能项目装机达635.13MW/1518.87MWh,多个百MWh级工商业储能项目相继投运。

2月,连云港亚新钢铁40MW/120MWh储能电站竣工投运,该项目是连云港市迄今最大单体容量的用户侧储能项目,利星能提供解决方案并负责该项目的建设。


3月,河南省焦作市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系统——100MWh储能电站并网投运。该项目位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由深圳市多氟多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约9000万元。储能系统由4个5MWh、12个6.5MWh锂电池舱体和8个升压舱组成。项目采用的是多氟多自主研发的储能电池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自主生产的锂电池、自主集成的储能系统,也充分体现了其全产业链优势。


3月,郑煤集团永耀东风电厂33.3MW/100MWh储能项目并网投运,该项目位于河南省新密市郑煤东风电厂内,是郑煤永耀能源有限公司按照集团公司郑煤集团工作部署实施的第一个用户侧工商业储能项目,其储能系统通过两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电厂内110kV变电站35kV系统。

除了独立配置的工商业储能项目,随着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越多越多的用户侧储能与光伏、充电设施等结合,构建智慧能源微电网。2025年1季度光储充/分布式光伏配储/微电网储能等新增装机141MW/405.84MWh,容量占比超过用户侧的⅕。

表 2025年1季度新增装机的光储充/分布式光伏配储/微电网储能等项目


混合储能规模占比7.81%

就技术路线分析,2025年1季度新增装机的新型储能项目依旧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主,锂电储能规模5.166GW/12.57GWh,功率规模占比96.5%。

其他技术路线也百花齐放。2025年1月,国家级揭榜挂帅项目——内蒙古化德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倒送电,标志着这一全球首个高寒地区宽滑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项目规模60MW/240MWh,是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之一,由三峡新能源投建,清华大学与佑赛科技等单位联合承建。

2025Q1钠离子电池储能新增装机22.95MW/47.3MWh,功率规模占比0.43%;液流电池储能新增装机19.95MW/79MWh,功率规模占比0.37%;固态电池储能新增装机5.25MW/9.788MWh,功率规模占比0.1%。超级电容器储能17MW,功率规模占比0.32%;飞轮储能12MW,功率规模占比0.22%。热储能新增装机50MW,功率规模占比0.93%。


图 2025年Q1新型储能各技术路线新增装机功率占比

2025Q1混合储能新增装机规模418.235MW/840.66MWh,功率规模占比7.81%,其中包括“磷酸铁锂+全钒液流”“磷酸铁锂+超级电容”“磷酸铁锂+飞轮储能”“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新型水系金属电池”等多种组合技术路线。

表 2025Q1非锂储能技术新增装机项目(部分)


国家能源集团功率规模居榜首

就业主方/开发商分析,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季度,国家能源集团新增投运554.4MW/1139.4GWh储能项目,功率规模占比10.36%,均全国首位。国家能源集团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在运项目132项,累计规模4.934GW/10.956GWh,包括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熔盐储热、混合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在已投运的132项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共计128项,占比95%。聚焦“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四大场景,包括多个典型项目:广东台山电厂储能项目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配置电化学储能项目;宁夏灵武电厂储能项目为全球最大单体飞轮储能项目,填补了我国飞轮储能参与火电调频领域的技术空白;山东蓬莱电厂储能项目则是我国首个集成“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四维复合型智慧储能系统的示范工程;河北龙山电厂储能项目建设了全国首套600MW机组抽汽熔盐储能系统,实现“调峰+顶峰”双功能应用。

2025Q1河北瑞风云联数字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增装机300MW/1200MWh,容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华电集团新增装机320MW/740MWh,功率规模居全国第二,其投建的山东莱州土山1000兆瓦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宁夏灵武二期20MW/40MWh储能电站项目、阿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发电配储项目等项目于1季度相继投运。

衡水春晟新增装机200MW/800MWh,容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此外,2025Q1国电投、内蒙古能源集团新增装机规模都在600MWh以上,三峡集团新增装机超500MWh,南方电网、钲浩资源、宁夏宁旭等公司新增装机均超200MW/400MWh。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数据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