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伊朗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组织(SATBA)计划将全国所有政府机构逐步从国家电网中断开,全面改用太阳能系统,以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电力紧张问题,并释放更多电力供民用和工业用途。下一阶段,符合安装条件的大学、中小学和体育场馆也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伊朗政府发言人法特梅·莫哈杰拉尼(Fatemeh Mohajerani)于周日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政府大楼将逐步安装太阳能系统,实现用电自给。她指出,这是总统佩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指示下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缓解夏季高峰期间日用电缺口可能高达26,000MW的问题。
伊朗电力传输和分配公司 (TAVANIR) 副主任 Mohsen Zabihi 此前表示,伊朗新建的 4 层以上或总面积超过 1,000 平方米的建筑将强制使用太阳能电池板。
伊朗电力危机
尽管伊朗坐拥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储量(34万亿立方米)和第三大原油储备(2060亿桶),但伊朗政府的能源补贴政策导致的过度消费、化石燃料依赖症以及国际制裁引发的投资萎缩,使其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导致电力危机逐年加剧,尤其是在寒冷冬季,许多城市的工厂和政府机关被迫关闭或缩短工作时间,学校也转为远程教学,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近几年来,伊朗的能源系统呈现显著季节性波动:夏季空调使用推高全国用电峰值,冬季北部严寒地区燃气取暖则导致输气网络压力骤降。这种"冬夏双高峰"现象,使得日均电力缺口在2024年夏季已达20,000MW,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25,000MW。
据伊朗国家电力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目前仅占伊朗94.5GW总发电量的1.8%。
为了加速伊朗光伏的发展,伊朗已批准国内外投资者建设35GW的可再生能源电站项目的申请。资料显示,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年均日照时数高达2,800至3,200小时,日均约8小时,太阳辐射强度为4.5至5.5千瓦时/平方米,属于全球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一自然优势为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提供了坚实基础。
光伏项目密集上马
伊朗能源部长阿巴斯·阿利亚巴迪(Abbas Aliabadi)表示,伊朗政府将在2026年3月前新增约11.5GW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未来三年内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提升至现有水平的25倍。他还透露,目前由SATBA主导的7,000MW可再生能源电站建设正稳步推进,伊朗私营企业也正开发额外4,500MW,两部分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3月前陆续投入使用。
同时,为保障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顺利推进,伊朗政府宣布将通过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提供高达5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用于未来四年内的光伏电站建设。
波斯湾石化控股公司(Persian Gulf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旗下波斯湾可再生能源发展公司(Persian Gulf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Company)则宣布,将投资兴建总计5,000M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公司首席执行官哈米德雷扎·沙赫韦尔迪(Hamidreza Shahverdi)表示,已设立注册资本2万亿里亚尔(约合20亿美元)以推动该项目,目前首批项目选址六省,包括塞姆南、法尔斯、克尔曼、霍尔木兹甘、亚兹德及马尔卡齐。
工业园区和家庭太阳能系统
根据伊朗小型工业和工业园区组织(ISIPO)的计划,伊朗将建立24个专门用于太阳能的工业园区,以提升太阳能的生产和使用。目前,这些园区中的四个已经进入运营阶段,土地已分配给投资者。
资料显示,伊朗有870个工业园区,拥有53,000多个生产单位,每年消耗约3,000兆瓦的电力。通过合理规划,太阳能解决方案可以满足这些园区的电力需求。此外,ISIPO还计划在现有工业园区内建立115个太阳能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通过这些园区带动就业增长。
此外,家庭层面的太阳能也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伊朗可再生能源产品和服务制造商协会(SATKA)的负责人表示,如果每个家庭安装5千瓦的太阳能系统,并为100万个家庭提供贷款支持,那么每年可生产5,000兆瓦的太阳能电力。
中国储能企业积极进军伊朗市场
据媒体报道,伊朗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同时也是伊朗原油的唯一买家)将部分在华原油收入用于融资进口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板和逆变器)。该协议于2024年10月伊朗能源部长阿利亚巴迪访问中国期间敲定,并将为伊朗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者提供贷款支持。此外,双方在阿利亚巴迪此次访问期间已为在伊朗建设3000 MW太阳能发电厂所需设备的进口奠定了基础。
伊朗如此大规模的光伏项目建设,使得配储成为刚需。据了解,伊朗储能技术以锂电池(高能量密度)、铅酸电池(低成本)和液流电池(安全性)为主,工商业领域需求显著。其光伏储能系统分为并网式(平衡电网负荷)与独立式(偏远地区供电),两者均因环保和经济性受到重视。当前,中国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已经通过技术输出和合资模式进入伊朗市场,大力推动储能产业链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伊朗储能市场凭借自然资源和政策红利,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储能装机容量有望快速增长,但需克服技术依赖、融资障碍及地缘风险。中国储能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如与本地企业合资)、参与政府招标(如工业园区储能项目)或输出解决方案(如微电网系统)积极进军伊朗市场。长期来看,伊朗有望成为中东储能技术应用与出口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