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01
前言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系统性推进下,工商业储能赛道正加速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竞逐。
据有关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突破30GW大关,2025-2030年间将保持20.2%的复合增长率。
当前行业呈现三大特征:技术迭代驱动系统成本大幅下探,2025年初储能系统单位造价较2022年峰值大幅度缩减;安全监管体系加速完善,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级行政区将储能电站纳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施动态监测;商业模式持续演进,在现行以峰谷价差套利为核心的基础上,电力现货交易、需求侧响应等多元化收益机制开始破冰。
面向未来,“技术降本+安全筑基+智能增效”的储能优势将构筑核心竞争力,随着储能系统向高能量密度、全生命周期管理、AI智控方向进化,叠加地方政府配储政策与电力市场改革的协同推进,工商业储能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02
政策导向:多维分析,深挖市场需与求
最新政策及现状题
430政策:《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4月30日后,一般工商业与大型工商业分布式不再允许“全额上网”,大型工商业分布式甚至仅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才可以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之后,多地也密集出台实施细则,重点对“上网比例”进行约束。
531政策:今年2月,“136号文”发布,我国新能源上网电价告别政府定价时代,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的新阶段。规定指出,5月31日之后并网的风光新能源项目,除了光热、海上风电外,“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入市”。
现状:峰谷时段错配严重。光伏发电一般集中在10:00~15:00,部分省份深谷调制至中午11:00-14:00。
影响
1、机制电价小于脱硫煤上网电价,甚至在山东试点出现过负电价,连度电成本都无法覆盖,进一步拉长了业主建站的投资回报周期。
2、光伏收益进一步缩水,投资人需重新计算IRR模型。
市场需求
建立“储能+智能调控”机制:通过谷充峰放,2充2放,配合智能调控系统,提高储能利用率,同时获取容量补贴和电网辅助服务收益,提升电站IRR,缩短回报周期。
03
市场选择:交直流PK,储能方式大有讲究
04
首航光储一体机:降本增效的新型储能选择
直流耦合储能方案——首航光储一体机方案
高效
支持不平衡防逆流功能,提升发电效率
最大20kW不平衡功率输出
支持150% PV输入功率
最大转换效率 98.6%
电池+内置EMS, 提高发电收益
支持二汇一接入,支路电流40A
智能
自动功率因数校正,避免罚款
智能I-V扫描,精准定位故障组件
一体机低噪声< 65dB(低噪模式)
电池簇智能升压,灵活扩展
电池间主动均衡,最大化可用电池容量
高精度SOC/SOH,误差小于5%
安全
AFCI选配
PID功能选配,减慢光伏板衰减
具备连续高低穿能力,满足最新国标
电流THD < 1%
经济
预留储能接口,降低后期储能投资
夜间SVG、节省投资
重量 < 75kg
电池之间无需连接,20分钟内快速安装
簇间智能电流分配,避免电流循环,延长电池寿命
支持100%放电深度(DOD)
首航光储一体机为直流耦合储能方案,通过光伏组件直接接入储能系统,减少传统交流耦合方案中的3次电能转换环节中所带来的电能损耗。系统效率提升5~10%以上,度电成本降低超10~15%。适用于自发自用(单多机防逆流、全额上网、并离网场景)。
核心优势
1、逆变器支持后续加装储能,单台容量50kWh-200kWh(选配),做到一机两用。
2、支持三相不平衡负载防逆流,按需分配各相功率,提升发电效率兼容各类电网。
3、搭配自主研发CH1000控制器,可实现并机防逆流、自动功率因数调节、有功、无功的快速调度、夜间SVG功能。
传统防逆流方案VS首航光储一体机方案
05
首航诚邀:超前布局,共建长效市场竞争力
在工商业储能行业加速洗牌、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交织的关键窗口期,首航新能源即将推出SOFAR 80-125KTLX-G4-ESS一体储能机,以“高收益+高安全+高适配”为核心竞争力,直击行业痛点。该机型通过智能分时充放与多机并联技术,结合支持三相不平衡负载防逆流的创新设计,可智能按需分配各相功率,在提升发电效率的同时完美兼容各类电网环境,从而大幅提升峰谷套利空间,缩短投资回收周期。其特有的三相功率动态调节能力,既保障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又实现了电能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外,该产品所匹配的系统电池簇采用多层防护,可满足工商业场景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覆盖工商业园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
【小航结语】
当前政策风口与全球市场不稳定性等因素叠加,储能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挑战更为严峻。首航正以开放合作之姿,诚邀工商业用户、投资方及其他合作伙伴,超前布局新型储能方式,共同构建“合规性+经济性+技术性”三位一体的长效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