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系统集成商 返回

系统集成第一股首份成绩单:储能销量大增90%,前5大客户关联销售额降至0万元

作者:吴涛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4-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营收、净利双双正增长、储能产品销量11.815GWh,同比增长90.19%、总资产增长18.83%,被称为“系统集成第一股”的海博思创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漂亮成绩单。

面对境外业务高达42.14%的毛利率,海博思创决定,2025年重点拓展以“五大六小”发电集团客户为主的储能系统业务,稳固业绩增长“基本盘”的同时,深化全球市场布局。

业绩:营收、净利双增,储能产品销量11.815GWh

近日,海博思创公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海博思创实现营业收入8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7%。

2024年,海博思创总资产109.72亿元,较年初增长18.83%;归属于上市海博思创股东的净资产31.41亿元,较年初增长31.72%。

海博思创主要通过销售储能系统产品获取收入和利润,分行业看,2024年,海博思创储能行业营收81.93亿元,营收占比99%,同比增长18.27%;储能行业毛利率18.22%,同比减少1.19%。

分产品看,2024年,海博储能产品营收81.93亿元,同比增长18.27%;储能产品销量11.815GWh,同比增长90.19%。

分地区看,海博思创海外业务再2024年中实现突破,境外业务营收5.39亿元,毛利率高达42.14%。

对比近几年的储能毛利率可以发现,海博思创的储能产品毛利率明显低于同行,并且仍在下滑,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月,海博思创储能系统毛利率分别为 24.80%、23.05%、20.02%和 19.00%,招股书显示,2024年上半年,被海博思创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派能科技、阳光电源等5家企业的平均毛利为30.49%。

值的一提的是,此前在IPO上会期间,海博思创受到关注的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高、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的问题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年报显示,海博思创的储能系统产品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采取自主定价模式。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32亿元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17%;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目前,海博思创的主要优势在国内市场,但在2024年,海博思创在海内外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与华能、国电投、华润电力、大唐等大型能源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施耐德电气、Fluence、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汇川技术、Tesseract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了战略合作。

另外,海博思创还与美国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与Fluence、法国独角兽企业NW、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等商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国际市场新机遇;并顺利交付了德国国王湖独立储能电站、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海外项目。

发布年报的同时,海博思创还公布了一季度财报,2025年一季度,海博思创营收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85.72万元,同比减少40.62%。

对于净利润减少,海博思创表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本期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度全年整体毛利率相比变动较小,但较上年同期减少约6.12 个百分点,主要因部分以前年度在手订单结转到上年同期执行并实现收入且毛利率相对较高,致使本期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进而使本期公司净利润也相应下降。

二、公司为保持技术领先和产品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加大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降本提质的研发投入。


技术:全面实现主要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自成立以来,海博思创一直在电池系统控制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储能系统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并且十分注重研发投入,此前的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至2023年,海博思创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分别为0.56万元、0.94亿元和1.79亿元。

2024年,海博思创的科研投入进一步增加,投入总计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3%。

报告期内,海博思创全面掌握储能系统产品的全栈自研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海博思创布局关键零部件的自研自产,全面实现了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功率转换系统(PCS)等主要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并自主设计了热管理、消防等子系统,实现不同硬件性能的协同优化和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

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方面,海博思创发布了覆盖共享及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储、火储联合调频、电网调峰调频以及各类工商业应用领域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包括充电场站、油田、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安全应急、微电网、高耗能行业等应用领域。

在新品研发方面,海博思创推出了交直流一体储能预制舱产品、液冷户外柜、充储一体机、光储一体机、高功率柔性液冷充电堆、安全应急储能系统等创新产品,另外,海博思创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储能变流器实现商业化批量应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海博思创持续研究半固态储能电池系统技术,致力于实现储能系统的本质安全;研发交直流一体、全液冷融合集成技术,提高系统的能量密度;从电网安全稳定支撑角度,研究构网储能技术,并通过了第三方的认证测试。

随着储能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以及储能项目应用向多元化、长时、GWh级方向演进,对储能项目运营、管理和控制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大数据、ai等智能化手段全方位赋能储能产业成为大趋势。

2024年,海博思创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AI模型+领域知识+实时数据”的三维融合,打造出储能场景应用平台,部署大数据智算中心,持续深入AI赋能储能全价值链,着力强化储能电站智慧运维与运营服务,为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价值增值,打造多款AI模型产品,依托海博AI云平台实现向用户提供实时技术支持服务。

此外,报告还显示,目前海博思创的在研项目主要涉及储能的热管理技术、消防安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构网型储能技术,以及分布式储能产品、海外储能产品、储能变流器等。

值的一提的是,前不久,海博思创发布了新一代系列化储能预制舱产品,包括HyperBlock M 3.2MWh、HyperBlock IV 8MWh、HyperBlock IV Plus 9.6MWh等,支持1500V和2250V电压平台兼容,覆盖各差异化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推出9MWh+储能系统产品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这标志着,在大容量储能系统领域,海博市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布局:2025年,将大力拓展海外储能市场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新兴储能市场多点开花,成为中国企业争相争夺的新蓝海。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收获的储能订单总量突破205.69GWh,进入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热度依旧不减,一季度,中国企业拿下订单总量达82.39GWh。

拓展海外储能市场不仅是中国储能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路径,更是抢占全球能源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尽管海博也在发力国际市场,但入局相对较晚,2024年,其境外业务营收仅为5.39亿元,因此,海博思创计划在2025年加快海外市场的布局,加快储能系统海外产品的系列认证,不断扩大和持续完善海外销售网络和销售服务中心布局。

为此,海博思创制订了清晰的业务拓展策略,通过推动与区域重点客户的深度合作,发挥海博思创的合作/商业策略灵活性、全链条合作生态建设策略,海博思创在已与Fluence、法国NW、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Tesseract等国际企业达成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覆盖欧美、澳洲、中东、亚太的销售网络。

值的一提的是,海博思创于同一天发布了《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实施方式暨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新设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其中拟对募投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方式、实施地点进行调整,调整显示,原计划在深圳、成都建设的营销网络变更为美国休斯顿、圣何塞,并新增悉尼、菲律宾。

这也表明,2025年海博将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

除此之外,海博思创今年也在通过与头部电芯企业强强联合,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2025年2月7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亿纬动力与海博思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建立2025-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

这是海博思创不到两年内与锂电池巨头深度绑定又一个大动作。

2023年8月17日,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就推进储能、光储充、智能制造等多领域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未来三年电池产品采购总量不低于50GWh。

与两家电芯巨头的合作,海博思创均瞄准了海外市场。

与亿纬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双方承诺以国内市场合作为基础,协同开拓海外市场业务,并积极探索在产能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应对未来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希望双方的合作能更加深入,在海外市场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亿纬、宁德在海外市场经营多年,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资源,对于正在崛起海外新兴市场,这两家企业也是频频攻城略地。

2024年,亿纬锂能先后与Powin、AESI等海外储能系统集成商签订了15 GWh与19.5 GWh的储能电芯供应协议。

宁德时代则成为阿联酋国际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的首选承包商和供应商名单,将为该项目提供总容量达19GWh的储能系统。

与上述两家锂电池巨头的合作,海博思创能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前者可以借助后者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加强在国内市场的占领,后者则可以通过优质电池厂商的产品保障系统产品的质量,也能够借助其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加速出海进程。

分享到:

关键字:海博思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