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落地注入新动能。
“配电服务+能源聚合”开创配售电服务新模式
作为增量配电改革的先行者,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此次构建虚拟电厂运营体系,不仅是业务形态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公司主导研发的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系统,应用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规模化灵活资源虚拟电厂聚合互动调控关键技术”,该项目由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建设,系统既高效融合营销和生产业务,又整合区域内外9个微电网、工商业用户、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资源,形成总容量达145兆瓦的灵活可调资源池。这一模式不仅延续了增量配电企业的网络运营优势,还开创了以新兴市场主体身份参与电力市场的新模式。
“物理电网+数智技术”打造共赢共享新生态
公司创新构建“物理配电网”与“虚拟能源网”双网协同架构,一方面优化增量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高弹性智能配电网;另一方面依托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系统,实现增量配电区域分钟级资源调度响应,促进新能源消纳,更好实现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形成低碳增量配电网。通过“电力市场交易+需求响应”机制,已成功引导189家工业企业参与需求侧管理,20家工业企业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形成多方共赢的能源生态圈。
“发展模式+标准体系”引领配售电领域新标杆
作为全省首个基于增量配电网运营虚拟电厂的配售电公司,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业务高效整合,打造业务精湛队伍,已形成“配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营销运维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建立系统平台共享、分布式资源准入、交易结算等标准化体系,为全国459家增量配电网企业提供可复制经验。
下一步,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将持续深化虚拟电厂建设运营,加强与碳交易市场、绿证市场的衔接,探索“配电服务+能源聚合+碳资产管理”综合商业模式,力争到2025年可调节规模资源突破300兆瓦,持续领跑能源服务创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