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作为2025年首个大型储能行业盛会,2025CIES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储能展(2025CIES)汇聚全球目光,这样的顶级盛会,往往是各大系统集成商、电池制造商等集中展示最新产品和未来战略的重要舞台。然而,部分知名中国储能品牌的缺席引发行业热议,为这场展会平添了几分别样色彩——这一看似偶然的现象,实则是储能行业深层变革的缩影,而从这些缺席的品牌中,可深刻洞察到近年来储能行业格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2025CIES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会议现场
一、缺席现象背后:行业竞争格局的结构性调整
本届展会中,多家主流系统集成商与电池企业的“缺位”,并非简单的战略选择,而是行业竞争逻辑转变的外在表现:
• 市场洗牌加速:随着储能市场规模扩张,技术迭代与成本压力倒逼企业聚焦核心优势,部分缺乏技术壁垒或资金支撑的企业逐步退出舞台中央。
• 玩家角色重构:央国企与民企的协同与博弈日益显著。前者凭借资源整合能力加速布局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后者则通过创新突围寻求差异化生存,行业从单一竞争转向“竞合共生”。
二、行业变革的两大核心趋势
(一)数字化与智能化:重塑行业竞争壁垒
政策驱动与技术进步双轮推动下,储能系统正从“硬件堆砌”向“智慧化解决方案”升级:
• 技术刚需凸显:具备数字化管理、智能调控、安全预警、智能运维等功能的产品成为市场主流,未能跟进的企业面临被边缘化风险。
• 场景延伸拓展:从单一储能电站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智能算力、智能微电网等复合场景渗透,要求企业具备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二)多元化竞争与跨界协同:重构产业生态
新兴细分市场(如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长时储能等)的爆发,催生多元化需求:
• 创新能力决胜:企业需在材料体系、系统设计、成本控制等维度持续突破,以适配差异化场景。
• 生态合作成势:央国企与民企、储能企业与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电网企业等跨界联动日益紧密——前者提供资本与渠道优势,后者注入技术活力,通过资源共享实现“降本增效”与市场扩容。
三、未来路径:创新与协同驱动高质量发展
此次展会的“缺席现象”,本质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的必然阵痛。对企业而言,破局之道在于:
• 技术创新锚定方向:加大在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例如探索高安全、大容量长寿命电池技术、虚拟电厂调度算法、光储充一体化集成方案、构网型储能等,构建不可替代的技术护城河。
• 产品升级聚焦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矩阵,提升安全性、经济性与适配性,例如针对海外户储市场开发高集成度、易安装的模块化产品,针对电网侧储能强化系统稳定性与调峰能力。
• 生态协同构建壁垒: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跨界合作伙伴的深度联动,例如与保险机构共建设备智能运维保障体系,与投融资机构探索储能资产证券化路径,通过“技术+资本+场景”的立体化协同,增强抗风险能力与市场占有率。
结语
2025CIES储能展台上的“空位”,恰是储能行业革故鼎新的注脚。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行业格局正从“野蛮生长”迈向“精耕细作”——唯有以创新为内核、以协同为纽带,方能在浪潮中站稳脚跟,共同书写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