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4月30日,江苏分时电价新政颁布。
靴子落地,一时让整个工商业储能圈躁动。
最大争论在于,工商业用户分时电价计价基础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用户购电价”,尽管浮动比例提高,但峰谷/平谷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工商业储能的套利空间。
虽然有征求意见稿“打预防针”,但正式落地让“收回成命”的预期落空,同时也让大家担心江苏乃至整个工商业储能的未来走向。
实际上,以“用户购电价”为计价基础,江苏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更多是向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计价基准看齐,本身具有合理性,而未来分时电价政策的关注点还是时段设置和浮动比例,也不应是计价基础。
此前,江苏的峰谷价差约0.85元/kWh,处于全国前列,同时作为经济大省,工业用电量大,也让江苏成为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的省份之一,工商业储能装机量位于全国前三。
纵观江苏的分时电价政策,我们更多的是看到江苏作为工商业储能场景大省,在顺应工商业储能发展方向上的探索,虽然充满争议。
随着光伏装机占比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分时电价不断优化调整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工商业储能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是动态变化的。
工商业储能,也必须与时俱进。
01
话说江苏新政
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有喜有忧。
好的方面,比如扩大分时电价执行范围,让更多工商业用户可以已参与;增设午间谷时段,降低了午间电价;优化峰谷浮动比例,提高峰段上浮比例和谷段下浮比例分别至80%和65%(两部制)。
当然,再多优点也难抵一个不足。
尽管提高了浮动比例,但计价基础则从下游“到户电价”调整为上游更低的“用户购电价”,中间的输配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差额部分不再参与浮动,导致整体峰谷价差及平谷价差降低。
这是一道小学数学题。
具体而言,新政前后的峰谷价差将从约0.85元/kWh降低为0.65元/kWh,平谷价差将从约0.37元/kWh降低为0.28元/kWh,下降幅度约25%,平谷价差已不太具备套利可行性,也意味着江苏可能从“两充两放”变为“一充一放”,区域场景价值打折。
难怪大家反应如此激烈。
02
利益格局持续博弈
但是,江苏并非“天塌了”。
江苏原本的峰谷价差较高,处于全国前列,如今只是向全国平均水平看齐,但即便如此,工商业储能仍然具备一定的经济可行性,还没有到不能玩的程度。
这也可以理解为工商业储能行业走向成熟过程中,超额利益逐渐消退的一个正常过程。前几年,工商业储能草莽发展,仍然历历在目,也是时候洗牌了。
任何政策优化,绝不是干死一个行业。
此前,江苏工商业储能项目可谓趋之若鹜,跟广东、浙江一样,属于香饽饽,优质业主的项目更是争抢激烈,资源费更是居高不小。
如今,尽管江苏分时电价政策有所调整,但工商业储能项目整体上仍然具备可行性,只是设备端、投资端和场景端要重新分配利益了。
2024年12月,本号曾有一篇《工商业储能进入“分赃”模式》,诠释了行业底层逻辑,话糙理不糙,如今随着江苏工商业项目场景价值的回落,居高不下的资源价值或将首先调整,工商业储能的参与者也势必重新“分赃”。
在这个利益格局的博弈中,优质场景也就是优质业主,将始终是最具话语权的角色,也是各方包括设备商和投资商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概言之,政策调整不挡行业前行,关键是利益重新分配,而具有持续运营能力的资产持有方将收获更多价值,也同样拥有行业话语权。
03
从峰谷套利到运营服务
最近,国家能源局也很忙。
在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入市之后,高层在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从虚拟电厂到现货交易,相关配套政策频繁出台。
这个过程中,也给工商业储能赋予了更多内涵。
其中,重点是盈利模式的不断丰富,从目前单一的峰谷套利模式向更多元的调峰调频、现货交易、虚拟电厂等服务升级,不断拓展收益来源。
此番,江苏方面也强调:随着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储能项目可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通过为新能源发电调峰获取市场价值;电力现货市场常态化运行后,市场交易分时段价差将进一步拉大,储能项目也可直接参与电力市场特别是现货市场交易,低充高放获取收益;迎峰度夏(冬)期间,储能项目还可以作为负荷集成商或虚拟电厂用户,参与我省电力需求响应,进一步增加收益。
这相当于诠释了未来工商业储能的新方向。
可见,政策关上一扇窗,还会打开一扇门。
对于工商业储能而言,未来不能仅仅立足于峰谷套利这个简单模式,还要顺应新型电力系统趋势,如何在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各个维度去创造收益。
峰谷套利更像是静态的基本收益,而运营服务则属于主动管理收益,尤其是优质的工商业业主,弹性更大。
当然,这对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门槛提高,话说任何行业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新兴的工商业储能也是如此,不断创新进取才具有生命力。
新能源发展促进电力结构转变,分时电价政策将持续优化,工商业储能的价值将始终存在,价值内涵也将不断丰富,而优质业主才是稀缺资源,优秀运营商才是关键角色,可以衍生丰富的运营收益,这才是当前工商业储能最应该谋局的方向。
行业发展势不可挡,关键是如何适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