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储能关键装备 返回

华思系统携3S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储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华思系统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华思系统致力于成为加速世界向清洁能源转变的推动者为使命愿景,倡导与合作伙伴共建绿电生态、共享绿色未来。近期华思系统携最新产品——适配600Ah+大电芯的430kW组串式液冷PCS和2000V高电压平台的BMS3.0亮相,并全面展示在储能领域各类解决方案设计应用优势,包括:交直流一体舱解决方案、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数据中心低碳解决方案及家庭低碳解决方案。

——适配600Ah+大电芯的430kW组串式液冷PCS

在储能系统大容量电芯趋势下,华思系统充分发挥自身BMS和PCS的技术优势,推出430kW组串式液冷PCS,该产品将BMS簇控、高压箱和传统PCS进行深度融合设计,实现单机能量密度相较传统组串式提高至少30%,有效提升了储能系统空间利用率;首次加入构网技术,能够快速有效支撑电网稳定运行。采用智能双级液冷温控技术,有效控制机内温升在5℃以内,在延长功率器件运行寿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辅助功耗,使得单机能量转换效率可达99%。


——2000V高电压平台BMS3.0

储能系统降本增效有效途径是将储能系统升级到2000V电压平台,这也是储能系统发展的趋势。华思系统推出2000V高电压平台的BMS3.0,支持高达8000V加强绝缘,安全设计、主被动均衡、均衡效率方面全面提升,充分发挥BMS的电池管家价值,且已通过鉴衡认证。


华思系统推出的交直流一体舱解决方案,采用簇级分层管理技术,有效降低木桶效应,避免环流问题;同时,减少电气损耗,因故障损失电量可减少92%,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系统集成度更高,使得占地面积减少达30%;整舱能够在出厂前预先安装调试,到达电站现场直接并网运行,相较传统储能方案提高并网调试速度50%以上。

该解决方案产品配置1:BMS选用自研的BME164D/BME164F/BME1112D/BME1112F、PCS选用自研的430kW组串式液冷PCS,可选用600Ah+大容量电芯。

该解决方案产品配置2:BMS选用自研的BME164D/BME164F/BME1112D/BME1112F、PCS选用自研的420kW组串式液冷PCS,可选用314Ah以上容量电芯。

该解决方案产品配置3:BMS选用自研的BME164D/BME164F、PCS选用自研的225kW组串式液冷PCS,可选用280Ah/314Ah电芯。

该解决方案产品配置4:BMS选用自研的BME252C、PCS选用自研的组串式液冷PCS,可选用280Ah及以上大容量电芯;该方案采用双向主动均衡技术,更快更均匀的对电池进行能量再分配,有效降低电池的木桶效应,提升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能量收益高达150%


华思系统推出的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采用交直流一体的液冷技术,选用自研的135kW组串式液冷PCS,将高压箱、簇控BCU和传统PCS从结构到硬件到软件做到充分融合,可适配314Ah电芯,采用智能双级液冷温控技术,保证PCS和电池温升在5℃以内同时有效降低辅电能耗8%,做到系统45℃不降额运行,搭载自研的能量管理系统星辰300,可支持24台并机,做到3.2MW/6.5MWh系统的峰谷套利、需量管理、动态增容等经济模式运行,并支持光储充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作为支撑AI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华思系统根据数据中心数据高保障且耗能高的特点,推出低碳解决方案,搭载自研的三级架构BMS:BME116B、BCE2B和BSE1D,可适配50Ah及以上容量电芯,在满足数据中心高倍率短时备电需求的同时,降低备电系统自放电,月损耗保持在1%~2%以内。


在家庭用电方面,华思系统推出家庭低碳解决方案,搭载自研的家储一体机,融合储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及能源管理功能,专为无电网及弱电网地区或高负荷家庭打造的家庭能源系统,在光伏、储能、发电机及负荷等微电网功能优异,支持并网与离网运行,ms级快速响应切换能力

在硬件产品的基础上,华思系统同步构建了“储能智慧能源监控平台”,该平台已覆盖了240+项目,接入容量超过4.6GWh,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动新能源价值体系的应用不断升级。


华思系统结合自身3S产品研发和创新优势,携手各行业伙伴开放合作,协同打造更加丰富更加安全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

分享到:

关键字:PCS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