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市场>北美储能市场 返回

美国三大电网运营商该如何推进有利于储能部署的市场化改革

作者:刘伯洵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美国清洁能源协会委托调研机构Brattle集团进行了一项研究,并发布了一份关于美国区域电网运营商进行储能市场改革的报告。这些改革专门针对PJM公司、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和纽约独立系统运营商(NYISO)展开。


这份名为“可靠性路线图:实现储能市场的改革”的报告还借鉴了德克萨斯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RCOT)和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部署储能系统的经验和教训。

2024年夏季,德克萨斯州的电力需求创历史新高,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储能系统为该州居民节省了7亿多美元电费。而在加利福尼亚州运营的储能系统降低了停电和限电的风险。该报告指出,储能系统还在应对2022年电网运营故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报告指出,随着更多储能系统融入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正获得更多益处。美国多个市场可能会从进一步整合储能系统中受益,而Brattle集团为此提出改革建议以实现这一目标。

PJM公司的改革

报告指出,虽然储能系统可以参与PJM公司的容量、能源和辅助服务市场,但过时的规则使其无法在“公平竞争环境”中竞争。

目前的规则是为传统发电设施设计的,没有考虑到储能系统存储电力并在电力需求峰值期间放电的机会成本。

更新这些规则是PJM公司部署储能系统的关键。这可以通过“机会成本招标”改革来实现。

这将包括使储能系统在其投标中包含上述机会成本。Brattle集团表示,储能系统在以下五个关键方面带来益处。

(1)增加可靠性

(2)优化调度

(3)提高市场效率

(4)增加灵活性

(5)明确收入来源

“日前不确定性产品”将成为一种市场工具,可以确保有足够的电力来满足电力需求。该工具包含了不确定性的余量。储能系统将以更低成本提供所需的可用性,从而使电网受益。

PJM公司还缺乏能够满足实时灵活性需求的产品。该组织指出,电网运营商需要更好地管理波动,创建更具弹性的调节资源。

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的改革

报告指出,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正在面临电力需求上升的问题,而储能系统可提供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Brattle集团在报告中预计,到2030年,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的年度负荷将增长50GWh。密歇根州计划到2030年部署约2.5GW储能系统,伊利诺斯州正在寻求在未来十年部署15GW储能系统目标。

然而,与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在储能部署方面仍然落后。

报告声称:“自从2019年以来,美国部署的储能系统增长了25倍,目前已经并电网的储能系统接近29GW,足以为2200万户家庭供电。但由于过时的市场规则和限制性的建模实践,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储能部署规模落后于其他区域电网运营商。”

目前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正在努力改革其直接负荷损失(DLOL)方法和负荷损失期望(LOLE)建模。

对直接负荷损失(DLOL)方法的改革旨在引入概率分析方法,评估储能系统在高风险时期的性能。负荷损失期望(LOLE)指标用于估算全年电力短缺的概率。

该报告称,LOLE指标并没有完全反映天气驱动的可变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电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而直接负荷损失(DLOL)方法并没有充分捕捉储能系统对可靠性的真实贡献。

该报告澄清说:“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可以使用能源公平或容量公平方法更好地建模和支持储能部署,如下图所示。这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储能系统的实际性能,通过使规划和资源充足性要求与电力系统条件相一致,增强电网运营弹性。”

图1美国中大陆独立系统运营商(MISO)支持储能部署的三种方法

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的改革

到2030年,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的年度负荷预计将增长12GWh。

然而与PJM公司一样,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的市场结构和规则是为传统发电设施设计的,为储能部署设置了障碍。

对于加州独立系统运营商(CAISO),该报告推荐了“日前不确定性”产品。“日前不确定性”产品将确保储能系统在第二天有足够的电力可用,以满足电力需求。

对当前设计的改进包括将运行储备系统的电力需求曲线最大值提高到750美元/MWh的阈值。此外,这些改革还包括如何预测电力需求等措施。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