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返回

赢科数能“储能+智能运营”的创新模式为欧洲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赢科数能 发布时间:2025-05-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当地时间 5 月 7 日,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 smarter E Europe 2025)在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这场盛会汇聚全球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成为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展会上,赢科数能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及最新产品矩阵惊艳亮相,重点展示了其“储能+智能运营”的创新模式,为欧洲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深耕欧洲市场

精准匹配政策与需求

近年来,德国及欧洲各国全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整合与电网灵活性提升。政策层面,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EEG)以及碳定价机制相继落地,为储能系统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市场层面,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电网调频、峰谷套利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工商业用户对 “光储充一体化” 解决方案的依赖程度也在显著提高,希望借此降低用电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赢科数能敏锐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精准满足欧洲市场对高安全、智能化储能系统的迫切需求。其自主研发的 iEMS 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借助 AI 算法实时追踪电价波动与电网需求,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在峰谷套利、频率响应等模式的协同作用下,可助力用户提升收益 30% 以上。以德国分时电价政策为例,该系统能够自动在电价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同时积极参与二次调频市场,充分挖掘储能资产的潜在价值。

“储能+运营”模式:

软件定义能源,数智赋能收益

本次展会,赢科数能重点展示了其“硬件+软件”全栈解决方案,核心亮点包括:

多场景解决方案

工商业储能

针对欧洲高电价工业用户(如制造业、数据中心),赢科数能推出Turtle系列储能集装箱、Star系列储能柜。其中现场展示的Star 192系列可集成光伏、柴油发电机与EV充电功能,支持“光储柴充”微电网模式。IP54防护与C4H防腐设计适配欧洲多雨气候,液冷温控技术确保-30℃~45℃环境下高效运行。目前,赢科数能工商业储能产品已在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波兰等多地实现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此外,在本次展会上赢科数能首次推出移动储能车和二轮换电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储能应用边界。

Turtle系列移动储能车


全新亮相的 Turtle 系列移动储能车,凭借科技感的外观设计,在展会上吸睛无数。这款产品集成光伏充电接口,支持即插即用,极大减少了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更加环保、便捷。其搭载的 IP67 电池系统与液冷消防技术,为产品安全保驾护航。无论是户外赛事、灾备救援,还是建筑工地、音乐节等场景,Turtle 系列移动储能车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电动二轮换电系统

针对欧洲蓬勃发展的电动两轮车市场,赢科数能推出多款换电电池组。该电池组采用高安全的 LFP 电池,循环寿命超过 3000 次,完美适配共享出行及快递物流场景。配合智能换电柜网络,有效解决城市物流与共享出行的续航难题。通过数字平台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优化换电调度,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为电动两轮车出行的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EMS系统

赢科数能智能 EMS 系统基于 AI 算法,能够实时分析当地动态电价及电网需求,自动优化充放电策略,帮助用户在峰谷电价差中获取最大套利收益。同时,该系统支持参与欧洲电力现货市场及调频服务(FCR/aFRR),借助虚拟电厂(VPP)聚合平台实现分布式资源的高效调度,可进一步提升收益 20% 以上,为用户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数字能源管理平台

数字能源管理平台集成数字孪生与 IIoT 技术,为用户提供从电池健康监测到碳足迹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实时掌握电池状态,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精准核算碳排放量,帮助工商业用户优化能源使用策略,助力企业实现 “零碳运营”,推动欧洲能源绿色转型。

此次参展,赢科数能全方位展示了从电芯到系统的垂直整合能力,凭借软件智能化与场景创新性,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彰显出强大竞争力。在德国可再生能源占比已超 50% 的当下,储能需求正从单纯的设备采购向 “运营服务” 深度升级。赢科数能通过 “储能 + 数字运营” 的差异化模式,不仅满足了欧洲市场对储能系统的多元化需求,更为欧洲能源变革开辟了新路径。

分享到:

关键字:赢科数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