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4月29日,国家电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电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吉电股份实现利润总额1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首次叩开“10亿俱乐部”大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7%,清洁能源板块营业收入首超火电;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5.65%。这是在国家电投“均衡增长战略”的指引下,该公司锚定“新能源+”和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以创新破局、以均衡制胜,一步步从“火电老兵”变“绿能新贵”的实战成绩。
动能均衡
传统新兴的协同进化
20多年前,该公司以85万千瓦火电装机起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如今,该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已达1141万千瓦,形成“多点开花、全面发力”的全国化版图,诠释了能源企业如何在绿色浪潮中破浪前行。
火电“涅槃”。2024年该公司火电板块通过分时电价响应机制,实现调峰收益超9亿元,让传统机组焕发“第二春”,连续7年亏损的火电企业,通过深挖潜力、拓展新力、增加活力,一举实现扭亏为盈。截至5月5日,该公司所有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均实现30%调峰能力,部分机组已实现20%以下调峰能力,成为吉林电网的“稳压器”。
风光“拓土”。该公司山东潍坊首期18万千瓦光伏项目顺利并网,成为国家电投在国家第三批风光大基地中首个投产项目;贵州纳雍风电项目顺利取得150万千瓦指标,创贵州省一次性通过电网接入评审规模最大纪录……这些成就标志着该公司在风光领域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了从“追风逐日”到“风光无限”的华丽转身。2024年,该公司清洁能源营业收入首超火电,为该公司带来全新的利润增长极。
绿氢“抢滩”。作为国家电投面向全球发展的绿色氢基能源平台,该公司积极探索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从绿氢制备、储存、运输到应用,每一步都力求创新与突破。在吉林白城,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入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战新产业“百大工程”,离网制氢技术跻身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目录,现已全面进入系统联调联试阶段;在吉林长春,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制氢+加氢”一体化创新示范项目成功通过全产业链可再生氢绿色认证,顺利取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备案,成为国内首个“光伏+网电(绿证替代)”全流程绿色认证制氢项目,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全新跨越。
管理均衡
多维能力的动态适配
今年以来,针对国家电投党组巡视反馈的问题,该公司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将巡视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精细严实的作风和刀刃向内的决心打响整改攻坚战,通过撤销14个业务中心、整合7家区域重叠公司、实现招投标管办分离、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等具体措施,实现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确保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大刀阔斧搞改革的同时,该公司始终将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在西北区域公司二道湖光伏电站,6600组汇流箱支路电缆排查工作被压缩到99小时内完成,累计制作插头513个、加固电缆155组、更换保险底座181个,挽回潜在日均发电损失5000千瓦时。这场“闪电战”的背后,是该公司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的深度耦合。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动态管控19项较大及以上风险作业,排查整改隐患3000余项,用数字化手段为25个生产模块装上“智能保险”。
去年冬季,吉林省遭遇严寒天气。该公司所管20台供热机组满负荷运转,供热期间累计供热量突破4000万吉焦,温暖120余万户家庭。供热结束不意味着服务结束,白山分公司供热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为期8天的“访民问暖·服务升级”主题党日活动,累计走访居民127户、商户56家,收集建议25条,切实以暖心行动架起服务“连心桥”,并将在下个供暖季前把走访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暖流”真正流淌在群众心间,让传统保供业务焕发出崭新活力。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节点回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一份穿越周期的韧性答卷,更是一张通向新型能源体系的路线图。当全球能源转型步入深水区,该公司通过实践证明:真正的改革,未必是推倒重来,而是让新旧动能在此消彼长中实现均衡共生,这恰恰是“均衡增长”的深层密码——让每千瓦时电都产生超越能源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