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 返回

中国锂电筑牢产业“护城河”

作者:记者 林水静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竞争交织的时代浪潮下,中国锂电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9.95亿个,同比增长12.7%;锂离子电池出口额154.97亿美元,同比增加17.4%,出口总体态势良好;3月出口额逆转1、2月环比下降的趋势,环比增长20.6%,达到57.73亿美元,出口数量3.61亿个。同时,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更是攀升至93.3%。

不过,锂电产业良好的出口态势,正受贸易保护主义的侵扰。近段时间,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导致中国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对美出口综合税率飙升。对此,中国锂电企业纷纷回应。

宁德时代在4月15日召开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明确表示,美国业务占该公司出货比重较小,且去年以来公司已根据环境变化提前做了预案,所以有关关税政策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公司正在与客户积极协商解决方案。中东等新兴地区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及 AI 数据中心带动的储能需求旺盛,对储能电池的要求更高,公司在中东等市场接连拿到大的储能项目。整体而言,中国及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比较饱和。

亿纬锂能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其境外销售面向全球市场,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低于4%。短期看,公司与美国客户主要采取FOB模式进行结算,该模式下公司不承担关税成本,因此当前关税政策对现有合同交付不造成成本影响。长期看,公司将加快完成全球化布局及海外产能建设,强化公司海外工厂的先发优势,并与海外客户做好协同;同时,继续发挥在CLS业务模式的优势,通过技术授权和服务满足海外客户的电池供应需求。

事实上,企业海外产能本土化并非个例。

2024年12月,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集团宣布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市建设50GWh磷酸铁锂电池工厂,总投资40.38亿欧元,计划2026年底投产;同月,国轩高科宣布拟在摩洛哥、斯洛伐克分别投资建设年产20GWh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2024年10月,欣旺达在匈牙利尼赖吉哈佐工厂举行桩基仪式,规划产能30GWh,重点生产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

卓创资讯富宝锂电分析师董云帆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未来美国可能会转而使用日韩系电芯或者自产电芯,中国企业目前赴美开厂主观意愿不强,更愿意开发东南亚市场。”

技术方面,商务部、科技部今年初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内容进行调整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限制出口部分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包括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董云帆认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一方面是成本,另一方面是技术。“目前国家限制了高端铁锂技术出口,头部企业对于专利保护意识也很强,后续还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方面的管理,比如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下一阶段,中国锂电产业应在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回收技术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实力,争取在全球技术标准中占据话语权。除直接出口外,企业应加强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布局,建立本地研发和生产基地,采取“技术标准+产能+本土化服务”出海新模式,应对各国的本土化政策和贸易壁垒。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我国锂电池企业需加强碳足迹核算,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综合管理,推动行业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以在国际市场赢得更多合作机会。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话语权,确保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王泽深说。

在技术发展方向上,王泽深表示,下一代电池技术矩阵应在固态电池技术、锂硫/空气电池等远期储备技术上;应用上将在船舶电动化、航空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社区)等场景上进行突破。“此外,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4.0(AI工艺优化、数字孪生工厂)、区块链溯源(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等产业数字化革命将兴起。”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