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既能发电又能储电的水泥问世

作者:金凤 吴涵玉 来源:连云港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5-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5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团队发布全球首创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该技术直击建筑行业高能耗痛点,以水泥为载体开辟全新能源路径,有望重塑未来建筑与能源格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超50%。同时,光伏发电受天气制约且储能成本高昂。

对此,东南大学团队研发出N型热电水泥和P型热电水泥两种自发电水泥基超材料,试图将水泥从“能源消耗者”变为“能源综合体”。

“其中,N型热电水泥塞贝克系数达-40.5毫伏/开,大约是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10倍;P型热电水泥功率因数PF值是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51倍,ZT值为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42倍。”团队科研人员、东南大学教授周扬介绍,自发电水泥基超材料只要存在温差就能持续发电,这填补了清洁能源受天气制约的供应缺口。此外,其抗压强度提升60%、韧性增强近10倍,破解了传统热电材料力学性能不足的难题。

团队还研发出自储电水泥基超级电容器,在保持水泥高强度的同时,将离子导电率提升6个数量级,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与快速的电荷转移能力,2万次充放电循环后,仍然能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5%,可与建筑同寿命。

“这一发现的灵感源于我们对植物根茎的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维管组织的层状木质结构不仅强韧,还能为离子传输提供高速通道,并通过界面选择性调控离子通过。”周扬说,团队运用双向冷冻冰模板法,复刻植物维管的微观形态,并向层间孔隙填充柔性材料,实现水泥基材料高强、高韧、高离子导电率的统一,让水泥兼具建筑材料与能源载体的双重属性。

缪昌文表示,水泥混凝土材料正不断改写传统建材“结构承载—能源消耗”的单一属性,成果不仅为“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也为人类绿色智能生活开辟无限可能。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混凝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