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4月29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风光火氢大型能源基地源网荷运行优化与协调控制技术实验室里,国网宁夏电科院电力系统技术研究所技术骨干王放在系统大屏幕前对某虚拟电厂开展入网测试,大屏幕上显示着所有通过检测和待检测的虚拟电厂的检测信息和仿真数据。王放根据宁夏虚拟电厂可调能力检测方案,对该虚拟电厂聚合用户的负荷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深度分析,成功完成调节容量、调节速率、响应时间、持续时长等核心性能指标的全维度检测,确保其完全满足虚拟电厂的市场准入标准。据悉,该系统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宁夏电力”)研发,国内首创的虚拟电厂仿真检测系统。
有效提升全网新能源消纳水平
作为新型电力市场主体,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海量灵活资源,深度参与电能量交易及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成为促进电力系统供需平衡、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2023年,国网宁夏电力完成了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平台贯通营销2.0、调度自动化等7大业务系统,建成覆盖资源接入、运营管理、市场交易等全流程的12项核心功能模块,实现全区虚拟电厂的统一注册、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支撑虚拟电厂参与多类型市场交易。
宁夏中卫市俱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宁夏中卫的一家生产碳化钙的企业,年产量达到6万吨。同时,它作为可调节负荷,也是国网宁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虚拟电厂代理的一家虚拟电厂用户,通过组织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在新能源发电高峰期提高生产负荷,其多消耗的每千瓦时电量可获得0.19元的补贴。宁夏中卫市俱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俞生元高兴地说:“自2023年9月开始,我们灵活调节生产时序,利用公司2台矿热炉,在电网需要的时候加大生产规模,既完成了生产任务,又额外获得了约45万元收益,更好地帮助了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宁夏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总聚合资源可调容量规模突破380万千瓦,累计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5792.96万千瓦时,等效节约标准煤1.84万吨,有效提升了全网新能源消纳水平。宁夏虚拟电厂示范工程入选国家电网公司“源网荷储示范工程”重点培育项目和“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标杆”,其关键技术创新应用首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
构建多方互惠共赢生态圈
虚拟电厂让宁夏逐步构建了一个多方互惠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但当前虚拟电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存在聚合资源收益分析能力不足、调节能力动态检测机制缺失等技术短板。为突破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瓶颈,国网宁夏电力有关专家率先提出虚拟电厂仿真检测系统的建设思路,引领行业进入精准检测与科学管控的新阶段。
虚拟电厂仿真检测系统打造了仿真类、检测类两大功能,实现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事件的全流程仿真模拟和虚拟电厂聚合资源的可调节能力动态检测,有效支撑虚拟电厂“规范化、常态化、规模化、市场化”运营。“该套系统是虚拟电厂接入电网的‘数字标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营商环境处(市场处)处长徐文涛介绍。
“在虚拟电厂接入前,我们通过这套系统完成虚拟电厂最大调节容量、调节精度、调节速率等7项核心指标检测,并自动出具检测报告,更加精准掌握虚拟电厂的可调能力。截至目前,系统已累计完成10家虚拟电厂的检测工作,预检测虚拟电厂9家。”王放介绍。这套仿真检测系统正成为宁夏虚拟电厂的核心引擎,其价值不仅在于为虚拟电厂入网提供“合格认证”,更通过精准量化调节能力,助力用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交易。
同时,系统通过打造仿真类功能,精准复现外部环境变化(如气温波动对空调负荷的影响)、政策导向(如需求响应补贴机制)及市场价格信号(如现货市场电价波动)等复杂条件,打造完全符合实际业务的虚拟电厂模拟交易环境。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部分虚拟电厂运营商对虚拟电厂参与市场的相关政策、流程并不熟悉,因此我们通过建设仿真类功能,让虚拟电厂运营商在组织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节前,进行市场交易的全流程模拟和收益评估,从而更好地掌握虚拟电厂参与市场的政策机制、申报策略和执行效果。”王放说。
从检测体系的完备性到模拟技术的精准度,宁夏虚拟电厂仿真检测系统展现了“数字技术+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创新,实现了“技术优势”向“市场价值”的转化。随着更多虚拟电厂通过这套“智能体检中心”接入电网,一个更灵活、更韧性、更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正从愿景变为现实,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