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壁垒与风险 返回

美国承诺取消加征关税!储能或出现抢装潮?

作者:潘望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5-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12日上午,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共同采取以下措施:

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


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此外,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愿意放下身段坦诚沟通,也印证了特朗普经济政策正面临“致命弱点”:当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来重构国际产业链、通过货币政策来维护美元霸权时,其经济策略的内在矛盾暴露无遗。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锂电、储能等诸多产业的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上的双重优势,更倒逼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其产业政策。

尽管本次中美联合声明及相关行政令中并未明确列出享受关税豁免的具体商品清单,但本轮短期豁免将为在最近几个月来已经暂停对美出口的中国储能企业带来市场机遇。若后续美方关税细则明确包含储能产品,则不排除中国企业短期内集中发货、抢装交付的可能。


此前,由于美国储能市场90%依赖中国磷酸铁锂电池(LFP),本土产能不足(自供率不足20%),短期内难以替代。机构预计美国本土电池产能建设需3-5年,制造成本为中国的2-3倍,且依赖进口原材料(如锂、钴)。关税战推高电池成本后,新能源车平价拐点可能推迟,储能项目经济性受损,一部分美国储能集成商(如Fluence)尝试通过本地组装规避部分关税,但整体成本仍显著上升。

另外,近期中美关税战的紧张局势似乎让韩国电池制造商看到了机会。之前有韩企表示,由于从材料到电池制造的垂直整合,韩国企业几乎不可能与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相匹配,但高达173.4%的潜在关税将使韩企能够在美国市场上与中企形成有效竞争。

本来,LG 能源解决方案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工厂建立并运营一条专用于这些电池的生产线,LG Chem还与韩国企业 SK Innovations 抛开历史分歧签署协议,前者将向后者的北美工厂供应电池隔膜。同样,SK On的目标是在2025年内获得供应合同,并在北美建立生产设施。

虽然韩国三星SDI、LG新能源等纷纷加快LFP电池布局,试图填补中国产能缺口,但此番最新消息带来了“新的变化”。如果中美关税战能够尽快结束,韩国企业的一系列如意算盘将彻底落空。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科技+民粹”联盟已经演变为美国政治的关键变量。不少美国科技巨头企积极支持关税政策以挤压中国竞争对手,同时又通过游说放松移民限制以缓解制造业技术工人的短缺,这就增加了美国政策可能随时变化所带来的市场动荡风险。

总之,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美国的经济战略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利益,更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体系的重构路径。长期来看,中国储能企业仍需慎重评估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全球化布局,以“技术+市场+韧性”三大支柱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实现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升级。

分享到:

关键字:关税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