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技术 返回

抽水蓄能电站造价管理技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抽水蓄能与储能技术 发布时间:2025-05-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涉及多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从项目规划到竣工验收,每个阶段的造价管理都有其独特的要点和要求。下面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各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要点。

一、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其主要作用包括项目决策的工具、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有效手段、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合理利益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以及评估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一)选点规划阶段

选点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论证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站址,并推荐近期工程。此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是投资匡算,即对项目的总投资进行粗略测算,为后续的详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研究,提出初步评价。此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是投资估算,即根据预可行性研究设计成果和行业标准,编制建设项目所需投资额。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做进一步研究。此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是设计概算,即根据可行性研究设计成果和国家有关政策以及行业标准编制的建设项目所需投资额。设计概算经审批后,成为控制该项目总投资的依据,不得任意突破。

(四)招标设计阶段

招标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勘测、设计、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满足工程招标采购和工程实施与管理的需要,复核、完善、深化勘测设计成果。此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是分标概算、招标设计概算、招标最高限价和标底的编制。

(五)施工详图设计阶段

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工程项目施工编制材料加工、非标准设备制造、建筑物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所需图纸和施工说明文件。此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是施工图预算和调整概算的编制。

三、各阶段造价管理的具体要点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

(1)项目设置:确保项目设置齐全,没有错、漏、碰问题。

(2)材料价格:调查主要材料价格计算依据和数据的合理性。

(3)单价分析:确保主要项目单价合理,特别是基础灌浆、石方洞挖、砼衬砌等。

(4)费用管理:关注工程建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咨询服务费等。

(二)招标阶段

(1)分标规划:科学合理地划分标段,减少标段数量,方便施工组织,有利于造价控制。

(2)招标文件审核:确保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人资质、评标办法、工程量清单等与招标方案一致。

(3)招标预算和限价管理:督促设计单位提供招标预算文件,并组织审核,确保招标预算超分标概算时进行优化设计。

(4)投标价复核:评标阶段复核投标人报价是否存在错漏,合同谈判前对投标报价进行复核分析。

(三)施工阶段

(1)合同交底: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明确合同规定的发包人提供的条件。

(2)施工图预算管理:督促设计单位分册出施工图,并对施工图工程量和招标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

(3)工程计量管理:加强工程计量的关键环节把关,确保计量规范、准确。

(4)变更索赔管理:确保工程变更以技术优化、经济合理、工程安全为前提,索赔处理应遵循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四)竣工阶段

(1)结算资料完整性:确保结算资料完整、规范,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以及公司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

(2)工程计量准确性:确保工程量与竣工图相符,计量遵循合同有关计量条款。

(3)合同条款遵循:合同完工结算应遵循合同的有关条款规定。

四、新时期抽蓄造价及合同管理思路

在国家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如何又好又快推进抽水蓄能建设,是重大挑战。通过推进基建管理集约化专业化改革,不断提高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水平,从而推动抽水蓄能高质量发展。

(一)管理标准化

(1)造价管理标准化:推进造价管理业务表单、造价文件、造价统计分析的标准化。

(2)招标采购标准化:编写主要采购项目采购管理工作指引,推进采购文件和合同文本的标准化。

(二)数字化

通过数字化处理投资计划、执行概算、进度款支付审批、变更价格及索赔审批、合同完工结算审批业务,提高准确性、及时性,更有利于造价和合同的管控。

五、结论

抽水蓄能电站的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多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投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