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在新疆昌吉,472个项目加速推进,林立的塔吊、迸溅的焊花、轰鸣的机器……一个个加速推进、向“新”而行的重大项目涌动着经济发展的活力。
“超级充电宝”的合规密码
阜康60万千瓦光伏+60万千瓦时储能配套项目于2022年投资开建,采用“光伏发电+储能”模式,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目前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是戈壁滩上的“超级充电宝”。
“项目建设周期长,涉税问题较为复杂,及时消除政策适用困惑是我们日常关注的重点之一。”中电建(阜康)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炜介绍说,税务部门线上专题讲解成本归集、进项税抵扣等注意事项,降低了企业因税务违规产生的潜在风险和隐性成本。“依法合规,才是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密码。”王炜说道。
重大项目大多建设周期长,容易存在项目分散、核算复杂、风控滞后的问题。基于此,国家税务总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税务局组建重点项目服务团队,州、县两级联动开展政策培训、诉求收集、事项协调等,从项目前期规划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的运营筹备阶段,以“全链条、嵌入式”服务助力项目建设合规、稳健推进。
产业集群建设背后的服务联盟
今年,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152个建设项目,加快打造现代煤化工、硅铝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煤炭清洁利用、煤电、新能源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当地税务部门在构建“一项目一档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重点项目数据互通平台,联合发改、财政、住建等11个部门成立服务联盟,实时对接立项数据、施工进度等30余项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协同共治的方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撑。
“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投资落户的重要原因。”新疆准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监刘建强表示,单靠自身力量和被动防御很难彻底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更需要与各政府部门联防共治,将合规融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签约以来,税务、发改等部门组成联合服务团队,跨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推动项目缩短建设工期。”
据悉,该公司承建的2×66万千瓦电厂项目是新疆“十四五”期间的重点能源工程,总投资53.69亿元,项目新建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6亿千瓦时,对助推新疆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实现煤电联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能源项目建设中的绿色动能
2025年,昌吉州实施的新能源项目有44个,计划新增并网1800万千瓦。针对辖区风电光伏等能源项目大多地处偏远的实际情况,昌吉州税务局编制了包含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计税方式选择、分包方预缴等重大项目建设涉税事项清册,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进辅导,助其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位于昌吉州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之一,建设规模500万千瓦,并配套建设12.5万千瓦储能,通过“吉泉直流”输电工程打捆运往疆外东部和中部地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
在项目承建方昌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奇台皖能分公司负责人葛建欣看来,项目的办公场所跟着工程建设走,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各部门都帮忙搭把手,企业就会有更多精力用在推进工期上。葛建欣说:“投建新项目就像新手司机上路,除了前期的交规培训,也少不了路途中的加油陪伴。尤其是新能源项目前期投资大、成本回收时间也长。”据悉,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基地项目立项以来,该公司享受到政策红利超2亿元。“及时到账的政策红利为项目注入了‘绿色动能’,也激励我们要持续做好合规管理。”葛建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