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分体式储能电池(Modular Split-type Energy Storage Battery)正迅速成为户用与工商业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形态。与一体式储能方案相比,其在安全性、扩展性、维护便捷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是实现灵活部署与高效管理的关键路径。随着技术升级与政策加持,分体式储能电池正迎来爆发拐点。
分体式储能电池通过电池包与逆变器、电控系统等模块分离设计,实现灵活部署、便捷维护与功能升级,适配多场景储能需求,是储能市场结构性增长的重要支撑形态。
一、什么是分体式储能电池?
分体式储能电池(Modular Split-type ESS)是一种将电池模组(Battery Pack)、电能变换系统(PCS, Power Conversion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EM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等部分解耦设计的储能系统。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
1.模块解耦设计(Modular Decoupling Design):电池、电控、电力转换分离,便于独立更换或升级;
2.灵活部署(Flexible Deployment):可根据需求扩容电池组容量或更换PCS功率等级;
3.独立安装(Separable Installation):电池箱体与逆变器可安装于不同区域,适配不同户型/空间/通风条件;
4.易于运维(Serviceability):便于拆装,单模块维护效率高。
二、与一体机的核心区别在哪里?
三、核心技术路径与关键部件解析
1.高一致性电芯(High Consistency Cell):多采用磷酸铁锂(LFP)电芯,电压平台稳定,循环寿命超6000次;
2.智能BMS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支持电芯级监控与CAN/MODBUS通讯;
3.外置逆变器(External PCS):支持多机并联、VPP调度、离并网切换等;
4.分布式EMS平台:实现本地数据采集、云端远程控制、经济性策略执行;
5.灵活电缆接入系统:接入方式多样(直流并联/交流耦合均可),满足户用/工商业多需求。
四、它适合哪些场景?
户用市场:
屋顶空间不连续、户型复杂、储能系统需分区部署的家庭用户;
需随装随扩(先装5kWh,后装10kWh等)用户;
工商业市场:
小型商户(便利店、茶饮店)空间受限,适合“室外电池+室内逆变器”模式;
工业厂房大功率需求,需独立搭配更高功率PCS,支持多组电池包并联。
替代/升级场景:
原有储能系统中电池故障,更换单电池包即可恢复运行,减少系统停机时间与运维成本
五、政策助力与市场信号
国家能源局《2023年户用储能应用指导意见》鼓励“灵活化、分布式”储能形态;
多省“整县推进”光储项目中,推荐采用分体式储能便于标准化监管与系统迭代;
德国、澳洲、日本等户储成熟市场分体式占比快速提升,特别是在高电价差国家具有明显优势;
工商业分布式储能项目申报鼓励“标准电池箱+多PCS组合”方案。
六、代表产品与主流厂商盘点
七、结语:比“集成”更重要的,是“组合能力”
分体式储能电池不仅是储能结构的形态变化,更是能源灵活性、部署场景化、维护效率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它正在成为连接“用户侧多样性”和“系统侧稳定性”的高适配解决方案。
在分布式能源爆发前夜,分体式储能电池正是“柔性+普及”的双向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