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5月13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绿色拆解分拣中心的开关柜拆解生产线上,铜、铝、白钢、铁等材料被拆解出来,等待分类处置、回收利用。不只这些材料,绿色拆解分拣中心回收的六氟化硫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后也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这个绿色拆解分拣中心于2024年9月开始运营。该中心设立绝缘导线、钢芯铝绞线、电缆、变压器、开关柜5类报废物资拆解生产线,对电网报废物资实施“统一运转、统一拆解、统一暂存、统一处置”,并不断优化绿色拆解流程,规范处置过程管理,提升报废物资经济价值,同时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分类拆解回收
多种资源循环利用
绿色拆解分拣中心变压器拆解生产线启动后,行吊自动平移至报废的变压器存放处。两名工作人员用行吊上的绳索绑住一台4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为变压器称重。生产线再次启动,报废变压器被起吊至拆解处。放油之后,两名工作人员从变压器上拆解出线圈废铜、废硅钢片、外壳废铁等各类材料,再逐一称重。
“通过绿色拆解分拣中心的精细拆解,这些报废物资可以从以往的整件拍卖变为按原材料分类拍卖,这有利于报废物资的价值提升。”国网辽宁电力物资部供应质量处处长金涌川说。以这台4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为例:变压器能导出废油240千克,拆解出废铜线圈201千克、废硅钢片389千克、废铁320千克,总价值约1.898万元。如果变压器整台拍卖,目前市场评估成交价只有1.467万元。
分类拆解和分类回收的优势不止于此。回收处理金属,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原生金属加工。“比如,废铜再加工比原生铜生产节能,这就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金涌川说。
全程规范处置
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
针对拆解所产生的废弃物,绿色拆解分拣中心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实现对重金属、绝缘油、六氟化硫等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六氟化硫气体是国际认定的温室气体之一,如果在电弧作用下或在密闭空间发生泄漏,会对人身产生危害,直排进入大气则会产生环境问题。绿色拆解分拣中心具备六氟化硫气体回收服务资质,可组织专业人员回收和处置六氟化硫。
绿色拆解分拣中心整洁的气体回收处理车间里,一台身着“银装”的大型气体净化装置格外醒目。4月29日,工作人员把4瓶装有六氟化硫气体的钢瓶与装置进口管道连接,随后按下电控柜面板的“自动”按钮,亮灯后再点击“净化提纯”按钮。装置有序运转,开始净化提纯200千克气体。
经过近6个小时,气体净化提纯结束。一名员工点击按钮进行灌装操作。4瓶高纯度的六氟化硫气体经过称重、确认和挂牌,被送往专业实验室检测,确认达标后就可回充到电气设备中再利用。
从气体净化、灌装到检测、储存,整个操作过程一环紧扣一环。绿色拆解分拣中心还建立了台账,确保操作流程清晰、处置安全规范。
建设辅助系统
以数字化手段管理报废物资处置
4月8日15时23分,在绿色拆解分拣中心信息化监控中心,监控员郭晓华通过报废物资绿色拆解智能辅助系统的运输车辆监控模块看到,一辆货车正缓缓驶进绿色拆解分拣中心称重区。车上载有沈阳供电公司虎石台仓库移交的待拆解报废架空绝缘导线。称重管理信息系统随即显示重量,并自动打印标明车牌号、交接单位、货物名称、收货单位等信息的单据。
郭晓华把待拆解入库物资信息录入辅助系统,建立拆解任务电子台账。“绝缘导线生产线做好报废物资接收准备,做好分类存放。”郭晓华一边联系现场,一边将监控画面切换至相关生产线。
国网辽宁电力于2024年2月开始建设的绿色拆解分拣中心辅助系统,包括报废物资过程管理、拆解标准化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监控视频管理、系统管理5个模块。系统实现了对报废物资收集、贮存、拆解、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的追溯、查询,有助于提升绿色拆解分拣中心对报废物资的处置监管能力。
辽宁电力物资公司负责绿色拆解从实物资产管理单位提报至最后分账完成的全流程管理工作。2024年12月5日,本溪供电公司筛选符合提报要求的项目计划,决定提报35台报废变压器。在汇总并审核基础资料、报废审批手续、评估单价、实物数量等信息后,该公司物资部专责梁彦龙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里完成了计划提报。经辽宁电力物资公司审核后,工作人员把35台变压器的拆解任务从ERP系统导入辅助系统。
“随后,绿色拆解分拣中心从辅助系统中获取拆解任务,并根据拆解流程,在辅助系统中完成报废物资的拆解、出库、统计等操作。”辽宁电力物资公司物资供应部废旧物资管理专责宫琳娜说,“我们通过系统监控模块可以调取现场的拆解情况,直至拆解任务全部完成,拆解结果反馈到ERP系统中。”
目前,国网辽宁电力正在拓展辅助系统功能,对即将运输拆解的报废物资办理身份信息、影像取证信息,实现从接收到处置的全过程信息共享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