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5月18日上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十二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专家组一行七人走进量道储能厦门集团总部和厦门智造中心,量道储能副总经理刘杨带队接待了调研团。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浪潮中,当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广阔的海外市场,以“出海淘金”为战略主流时,量道储能却展现出一条颇为“逆向”的航线。这家成立于2001年,集锂电池产品和系统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外,尤其是在标准严苛的欧洲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后,带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更加从容和审慎地拓展和深耕着中国本土市场,宛如一位以海外经验反哺国内的长期主义实干家。
目前,量道储能以厦门为集团总部,拥有厦门、深圳、西安、杭州、合肥五大研发中心,厦门、上杭两大智造中心;在德国建立欧洲分公司和售后服务中心,在比利时设立海外仓,形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全球化经营体系。其业务网络通过国内、海外两大营销中心覆盖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全生命周期服务。
一、逆向启航:从海外深耕到审慎回归
量道储能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逆向”而行,得益于其深厚的海外技术积淀与高标准基因。其前身为厦门友信进出口有限公司(YUCELL),公司始创于2001年,长期深耕摩托车启动电池和电源锂电国际业务。2015年,通过并购XIAMEN LEAF RENEWABLE ENERGY,量道储能正式吹响了进军锂电新能源领域的号角。不同于国内市场一度的喧嚣与浮躁,量道储能从诞生之初便服务于摩托车启动电池、电源锂电等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这种“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的理念,让它在早期就注重研发和解决方案能力的锤炼,而非仅仅追求规模扩张。
二、欧洲淬火:标准与教训铸就品质基石
欧洲市场,无疑是量道储能品质与标准的“淬火炉”。公司自2017年首次向欧洲市场交付工商业储能系统以来,目前已在该地区成功部署了超过500个项目。
为了直观展示产品性能,量道储能常组织客户参观旗下欧洲场站和全球创新运用,用实际案例验证质量与可靠性。无需多言,这样的自信,既源于产品在应用中的卓越表现,也源于对欧洲严格标准的全面遵循。
对高标准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执行,是在与国际市场深度互动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而成的。量道储能深知,在成熟的欧洲市场,任何对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正是通过一次次严苛的项目锤炼和对市场规则的深刻践行,量道储能在产品品质和合规性方面的理解才不断深化,实现了新的飞跃。正是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让“敬畏标准、坚守品质”的信条深深镌刻在量道储能的企业文化之中,确保了公司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致力于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与服务。在欧洲市场的深耕,不仅使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行业声誉,更为其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环境提供了强大支持。
三、实干为本:技术深耕与产能布局
这种在海外市场磨砺出的务实精神,也体现在量道储能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自2016年在厦门海沧建设生产与研发基地以来,次年又在深圳成立专门的储能研发中心,重点攻关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系统集成技术。
量道储能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现有员工超过50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超过150人,已获得近百项发明专利。深耕电池行业二十余载,量道储能自主研发了行业领先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模块化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理系统(EMS)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能数据可视化平台(云平台),有效提高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运行效率,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并具备智能化电站运维与电力交易能力。
量道储能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将软件与算法的持续创新视为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客户的长期价值为工作的出发点,致力于在工商业微网、光储柴油联合供电等复杂应用场景中提供切实可行的高价值服务。
为了更好地将海外经验和技术优势落地国内,量道储能近年来亦在产能建设上持续发力。2022年,公司与紫金矿业旗下龙净环保合资成立福建龙净量道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6 GWh的液冷储能系统项目,其首期项目1.2 GWh产能已于2024年9月投产,后续二三期计划于2026年前全面投产。截至2024年底,量道储能产能已达到6.2 GWh,未来将总产能提升至10 GWh。
四、坚守与远见:以长期主义应对市场风云
当携带海外标准与实践经验重新进入国内市场时,量道储能面对着不同的挑战与机遇。在国内市场曾一度出现的非理性竞争现象面前,量道储能始终坚守质量底线,从不因短期市场压力而降低标准。无论是在审慎回避高风险项目,还是在严格遵循合规要求、贯彻高标准生产的过程中,量道储能均表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得益于其海外业务所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和战略纵深,使得量道储能能够超越短期利益的诱惑,始终坚持以客户的长期价值为导向。
如今,量道储能正探索“海内外协同”新模式,将在海外积累的技术与经验,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需求相结合,形成新的价值输出。正如量道储能所秉持的长期主义理念,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这使其在风云变幻的储能行业中,以海外市场历练出的高品质标准、务实作风和前瞻视野,结合日益完善的国内研发生产布局,稳健引领中国储能产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五、行业诉求与建议
在此次座谈中,量道储能针对行业政策环境提出了以下诉求和建议:
(一)政策层面:亟需明确、稳定、前瞻且具支持性的政策环境
应对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中因储能充电交易或参与辅助服务带来的容量或需量增加部分如何计量与计费等关键问题提前做出清晰规定,确保后续执行可操作。可以借鉴充电桩领域已有的基本电费减免政策,为工商业储能提供类似的阶段性支持通道,从而释放市场空间,增加储能项目收益;引入新的盈利机制(如用户侧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和现货交易),以“先立后破”的方式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应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与可预期性,避免大幅且缺乏过渡的调整,通过行业指南和发展规划,提前向企业传递稳定信号;建议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储能及新能源发展路径上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在国内重蹈覆辙。
(二)行业发展与市场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公平环境
要构建可持续的行业收益与价格机制,并加快在各省市的推广落地,以便市场主体能够高效参与、稳定获益。在源网侧储能的容量电价和用户侧储能的基本电费方面,应明确其价格机制和优惠减免方式,为新型储能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成本补偿和收益保障,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的盈利压力,也能够为行业吸引更多合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建立健全对不合规行为的监管与退出机制,对那些因不当运营造成安全、服务或履约问题的主体进行有效约束和清退,保障诚信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从顶层设计入手,提前制定并保持消防、安全性能、接口标准等关键技术规范的稳定性与统一性,避免频繁调整带来的追溯性整改成本,确保新建和在建项目都能在可预见的标准环境中顺利推进,真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三)行业参与及沟通机制:希望与政府建立有效对话
建立常态化的多方协商机制,邀请行业协会、领先企业和技术专家组成政策顾问组,参与“征求意见”全过程,及时反馈项目实施中的痛点与建议;同时,搭建从地方到中央的定期沟通平台,让决策者切实听到一线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市场动态,以增强对储能行业多样化应用场景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政策文本将更加精准可持续,有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结语
在中国储能产业迈向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量道储能所践行的“逆向航行”之路,不仅为行业树立了坚守品质与合规的标杆,更以海外历练铸造的实干精神和长期主义视野,为国内市场带来了宝贵经验。正如开篇所言,当众多企业纷纷出海追逐增量时,量道储能选择将国际标准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以稳健的步伐引领变革。这种坚持自我淬炼、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发展路径,正是中国储能从“跟随者”走向“领跑者”的必由之路。未来,唯有在坚守与创新中持续进阶,才能真正撬动产业发展新高度,共同书写储能生态的下一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