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4年5月27日,欧盟理事会批准了《净零工业法案》(以下称法案),标志着该法案正式通过。目前,该法案已进入第一个实施周期,各类规范及标准正不断完善。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制定成员国认定净零战略项目的统一标准,并通过公共采购环境可持续性最低要求与可再生能源拍卖预审和授标标准相关法案;今年6月始,相关企业将提交二氧化碳封存计划及进展报告;2026年6月开始,欧盟成员国将对未履行封存义务的企业进行处罚;至2027年,欧盟委员会将评估二氧化碳市场运作情况;2028年开始,委员会将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该法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欧盟期待,在该法案政策实施一定周期后,许多企业考虑到在欧洲境内建设生产基地所享受的政策优惠与补贴,以及行政许可与授权方面带来的成本与周期优势,将重新评估投资布局。
欧洲着力避免单一清洁能源进口依赖
作为欧盟《绿色协议产业计划》的三大政策支柱之一,该法案聚焦实现产品制造本土化与技术供应来源多元化,提出了两大指示性指标:第一,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制造产能达到部署需求的40%;第二,到2040年,欧盟在这些技术上达到世界产量的15%。此外,该法案将重点支持8类对欧盟清洁能源转型作出突出贡献的战略净零技术,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能技术,陆上风电和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电池和存储技术,热泵和地热能技术,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可持续沼气/生物甲烷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电网技术。并通过建立监管沙盒、减轻项目审批负担、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搭建净零排放共商平台,增强本土净零技术制造能力与市场创新活力,促使中上游产业链回流,进而提升欧洲能源系统的弹性与安全。
中国与欧洲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联合体,在环境与气候领域具有广泛共识与扎实的合作基础。双方的合作意愿强烈,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多次对话。但是,当相关问题聚焦至产业技术及产品贸易领域时,双方竞争关系凸显,该法案重点支持的关键技术领域基本以“中国企业占据优势地位”,或走在产学研前沿的领域为主。
在欧盟的净零技术产业链中,中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024年,中国出口光伏组件235.93吉瓦,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13%。2023年,中国为欧洲提供了超过25%的电动汽车以及约34%的动力电池。中国是全球产业链最密集的国家,欧盟该法案的实施,或将对我国带来不利影响。
积极行动保障净零技术产业链的稳定性与多元性
基于上述背景,中国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强化产业优势、突破技术局限,探索中国净零技术产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完善政策框架,强化产业扶持。全球范围内,净零技术的竞争愈发激烈,世界各国纷纷加大投入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扶持。到2032年,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将动员超过3600亿美元投入清洁能源转型;日本的绿色债券将筹集高达20万亿日元;印度提出了与生产挂钩的激励计划,以提高太阳能光伏和电池等行业的竞争力;英国、加拿大和许多其他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对净零技术的投资计划。鉴于此,建议中国应重视绿色产业政策支持,在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采用法律与事实上禁止性补贴的情况下,为新能源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研发与环保支持。同时,政府、行业协会与新能源企业应关注欧盟该法案的实施进程,并对其进行合规性研判,在特定情况下,通过积极的双边磋商或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贸易权利。
助力技术创新,补齐技术短板。中国虽然在部分净零技术领域获得一定竞争优势,但在一些重要领域仍存在技术短板,与国际一流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鉴于此,建议相关部门,首先,搭建多主体的技术交流平台,实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在净零技术发展领域的有效联动,结合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其次,加强在能源创新与技术转型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将先进的技术充分应用至产业链各环节,在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净零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基础上,保证中国净零技术产品的成本优势。再次,拓宽相关投资渠道,丰富资金来源,让金融机构以及更多跨领域、跨产业部门共同参与净零技术的投资。
丰富出口渠道,加快全球布局。为保证中国净零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与发展空间,减少欧洲市场变化对该领域进出口贸易的冲击,中国应开拓更加多元化的市场,以保障净零技术产业链的稳定性与多元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在亚洲地区签约项目数量占比达41.9%,金额占比达49.1%,在非洲地区签约项目数量占比为22.8%,金额占比为23.5%。在签约项目达到1亿美元的25个国家中,有22个国家已经同中国签订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应抓住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与沿线国家推进净零技术产品合作,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相关链接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制定背景
在2022年8月,美国通过了一项价值369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这项法案于2023年1月正式生效。
受美国大规模绿色补贴的吸引,许多欧洲企业开始将投资转向美国。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2023年2月1日提出了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The 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旨在提升欧洲净零工业的竞争力,并加速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制定历程
2023年3月16日,欧盟委员会进一步推出了《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的提案,目标是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2023年12月7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已就《净零工业法案》草案达成一致。
2024年2月6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净零工业法案》达成了临时协议,旨在推动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净零技术工业化,并强化欧盟在绿色工业技术方面的优势。
2024年4月7日,《关键原材料法案》在欧盟正式生效。
2024年5月27日,欧盟理事会
批准了《净零工业法案》,标志着该法案正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