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氢储能 返回

15大省市氢能部署新动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氢电 发布时间:2025-05-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双碳”目标下,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地区竞逐氢能赛道。其中常州是各省市中推进氢能产业建设卓有成效的突出代表。

常州素有“新能源之都”称号,现已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之都”建设的新战略,目前正在武进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聚焦氢能源“制、储、运、用”全环节精心打造“常州氢湾”,园区现在已经集聚氢能产业链企业40余家,形成“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到2026年,常州氢湾预计将引育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60家以上,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优势产业链。去年常州氢湾还成功获批“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氢能)”!

6月11-13日,2025(第七届)高工氢电产业大会就将在常州氢湾盛大举行。届时,覆盖绿氢、电解水制氢及材料部件、燃料电池及材料部件、产测装备、氢气储运加、终端应用全产业链超600位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及精英人士将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了解“常州氢湾”胜势。

除常州以外,今年有十多个省市从具体行动上部署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为方便业界对这一态势有清晰认识与深入理解,系统了解各地氢能产业发展实况,现梳理今年以来高工氢电撰写的14篇关于各省市氢能发展动向文章如下(点击下划线文章标题可阅读全文):

辽宁开启氢能加速跑

2025年以来,辽宁省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在氢能产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政策体系的完善到重大项目的落地,从核心技术的突破到全产业链的贯通,辽宁正以“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布局为核心,加速打造东北亚氢能产业高地。

孟州氢能崛起

5月8日,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孟州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将氢能补贴最高提升到5000万元。一个县级市,哪里来的底气给予氢能产业如此高额的补贴力度?高额补贴背后,孟州的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何?

六盘水,从挖煤到玩氢

老工业城市贵州六盘水正加速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先机。近期代表性动作是,5月10日,六盘水氢能示范应用暨美锦华宇煤焦氢二期点火烘炉仪式在六枝特区举行,与此同时全国首台商用氢能机车头投入试运行,100辆49吨级氢能重卡及4辆8.6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式投运。这座因煤而兴的老工业城市布局氢能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量?有怎样的产业基础?目前都有哪些进展?

成都打造中国西部氢谷密码

2025年行将近半,成都的氢能产业正迸发出强劲的动力,从制氢端到应用端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绩,大有成为西部氢能产业崛起的策源地的趋势。成都氢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体系的精准发力,加上市场的驱动,成都现在已经吸引了一批全球氢能领军企业与本土龙头深度布局,形成"链主企业+专精特新+科研机构"的创新矩阵。

吕梁:千亿级氢都崛起

山西吕梁氢能产业正在强势崛起,且在今年释放一系列好消息。吕梁氢能发展已卓有成效:已形成7.6万吨制氢能力,11座加氢站建成投用,年产1000辆氢能商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推广氢能车辆近600辆,“气—站—运—车—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初步形成,氢能发展指数山西第一。下一步,吕梁将加速建设千亿级氢都,力争到2030年,全市制氢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氢能汽车保有量突破3万辆,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又一城,加入氢能战局!

江西九江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省氢经济开放先行区”,目前正在对氢能产业展开密集布局,包括落地绿氢项目、投运加氢站、开建燃料电池系统全产业链项目、采购氢能公交车、推动当地部分企业向氢能方向进行战略转型等。九江,在成为国内构建氢能产业生态、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新加入者”。

大冶氢能干起来了!

大冶既是一座拥有4000多年采冶史的矿冶名城,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此,近年来大冶坚持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合理布局“三线并进”。氢能作为公认的终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冶将氢能列为“发展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是推动从“原材料工业基地”向“全国清洁能源低碳应用示范基地”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并着力构建“千亿级新型氢能产业及氢能矿用机械产业链”。

没想到,陕西氢能“强者如云”

陕西是全国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年副产氢超200万吨,同时也坐拥国内第一梯队的风光资源,具有“灰氢+蓝氢+绿氢”同步发展的条件。陕西非常重视发展氢能,不仅将氢能产业链纳入34条省级重点产业链,还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氢能产业链从技术研发到批量应用的全面突破,加速这个传统能源大省的绿色转型,也让其一步步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氢能产业发展可复制的样本。

张掖氢能崛起

中国西北内陆的甘肃省张掖市,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政策创新,正加速构建氢能产业生态,从传统能源依赖型城市向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示范区华丽转身。前不久,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适应性电解制氢系统就在华能张掖绿电制氢示范站顺利满负荷产氢。张掖发展氢能产业有哪些区位优势?目前其整体进展如何,未来还存在哪些机会?

香港氢能“躁动”

2025年开年以来,一系列事件表明,香港氢能产业正持续保持着高热度,同时与内地氢能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提速。具体来看,香港建造业首个氢能项目启动,中国石化燃料电池氢首次正式供应香港,汉思集团控股其附属公司城巴有限公司与巨正源氢能订立氢气供应合作框架协议,这些事件都显示出香港氢能项目正有条不紊地落地实施当中。在政府及政策的强势推进、优势氢能企业的加持下,香港有希望成为全球氢能应用全球示范窗口。

大连氢能产业“突进”

大连,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正通过前瞻性的政策引导和科技创新,站在新能源革命的前沿,以老工业基地转型为支点,撬动氢能全产业链的革新跃迁。目前,大连初步形成“一廊、三园、七区”的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即一个高新区氢能技术研发走廊、三个氢能产业专业制造园以及七个氢能产业集聚区。氢能产业从上游供给到下游应用全产业链条基本实现了协同和集群化发展的要求。

通辽氢能“崛起”

根据自去年至今的公开信息,通辽已经吸引了多个大型央企、大型民营新能源企业在当地落地大型绿色氢氨醇项目,2025年将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在氢能应用场景推动方面,与相关企业签订第一年投放3000台氢能双挂列车重卡,三年内投放20000台氢能汽车列车。通辽整个风光氢储产业集群正在崛起,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

山东氢能产业“闷声干大事”

山东在氢能产业上布局完备、发展很好。政策方面,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密集出台了超过44项扶持产业的政策措施,有不少创新政策在国内都属首次发布,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氢能示范应用在交通、发电、冶金等领域都取得不错进展。其中在交通领域,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2041辆,在全国名列前茅;围绕“制储运加用”各环节,聚集氢能相关企业、研究机构超过270家,并在本土培育出多家行业龙头,成为全国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山东引领未来中国氢能的发展趋势,带动中国能源结构朝着绿色零碳的健康方向转型。

佛山氢能产业再掀热潮

佛山,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领军者,长期以来始终站在国内氢能行业发展的前沿。然而,在面临高明氢能有轨电车示范线暂停运营、氢能公交车运行挑战以及氢能资源供应紧张等等一系列难题后,佛山氢能产业的持续前进动力及实施策略的有效性引发业界猜测。但新年伊始,佛山以实际行动有力地回应了外界的种种猜测与疑虑,正坚定为佛山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明确的指引。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