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电池产品遂成为上游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但与此同时,除电动汽车外,另一大高度依赖电池的产业——储能项目也随之崛起,并反过来推动着电池产业的转型,特别是在4月伊比利亚半岛发生大规模停电的背景下。
据路透社5月21日报道,按百分比计算,储能项目超过了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长。根据能源转型咨询公司Rho Motion的预测,去年全球储能电池的需求激增51%(同期电动汽车增速为23%),今年也有望继续增长40%;到2030年,储能将占电池市场的五分之一左右。
瑞银预测,到2030年,储能总存储容量将增长8倍,到2050年增长34倍。
与此同时,磷酸铁锂电池正在逐渐取代三元锂电池,推动储能项目的蓬勃发展。与三元锂电池相比,不含钴和镍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
多年来,分析师预计电池行业需要大量的镍和钴,来生产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并导致其价格飙升,特别是在镍矿的主要产出地印度尼西亚和钴矿的主要产出地刚果民主共和国。
然而由于中国以外市场的电动汽车接受速度放缓,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削减了电动化计划,镍和钴的需求也随之过剩。商品咨询公司CRU的马丁·杰克逊(Martin Jackson)表示,镍和钴在电池市场的需求大幅下降,其中镍基准价格在过去三年中减半,而钴价格则下跌60%。
英国商品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电动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电池中镍的使用量下降近三分之一,钴的使用量下降三分之二。 而行业向磷酸铁锂转变的步伐加快,可能会进一步压低这两种金属的价格。
由于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不足,储能项目正成为越来越多电池供应商着眼的下一个增长点。在此背景下,磷酸铁锂电池也正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加以应用。
例如,韩国最大的电池供应商LG能源解决方案正在扩大其储能业务,以减轻北美电动汽车需求放缓的影响。 亚洲一位行业消息人士表示,LG能源计划停止在美国一家工厂生产含镍的电动汽车电池,并将其重新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
同时,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欧洲储能公司菲德拉能源公司(Fidra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埃德尔(Chris Elder)表示,磷酸铁锂电池近年来技术不断进步,意味着其位于英国的索普马什(Thorpe Marsh)储能项目使用的电池寿命将从之前的10—15年延长至20年。根据英国政府能源监管机构的数据,该项目满电后,大约足以为100万户家庭供电1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索普马什项目使用的是中国阳光能源生产的电池。埃德尔强调,如果英国政府想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就不得不与中国务实合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国。2024年,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超过四分之三,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80%。
尽管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近年来都在尝试打破中国的电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作为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美国的电池产量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其90%的储能电池都从中国进口。 特别是由于关税导致的不确定性,美国对中国进口电池征税,也可能会影响短期需求。
分析人士由此预计,储能行业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不变的是中国对该行业的控制力,甚至比以往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