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祖国广袤的北部边疆,有一片看似荒芜却充满希望的土地——腾格里沙漠。如今,内蒙古华电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曾经风沙肆虐的沙漠之中。
该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牵头实施、华电内蒙古区域负责管理、内蒙古华电腾格里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腾公司”)负责开发和建设,是国家第三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承载着国家能源转型的重任与希望。项目总体建设规模1600万千瓦,其中包括800万千瓦光伏项目、400万千瓦风电项目,配套4×100万千瓦煤电项目,配置电化学储能125万千瓦/500万千瓦时。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400亿千瓦时,带动就业约4000人。这一庞大的项目布局,恰似一幅精心绘制的能源蓝图,描绘着未来绿色能源的美好前景。
项目核准
奏响春日奋进乐章
“通过了,我们基地的项目获得核准批复了!”
2月15日,内蒙古华电腾格里4×100万千瓦煤电项目获得核准批复,标志着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全容量核准备案。华腾公司的工作群里瞬间沸腾,满屏的祝福表情如烟花绽放,大家的喜悦与热情隔着屏幕都能真切感受到。
3月26日,该项目顺利完成中国华电投资决策,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全面评审,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到经济效益分析,从社会效益评估到环境影响评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一致认定项目规划紧密贴合国家能源战略方向,技术路径领先,风险管控完善,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具备显著示范意义。
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背后是无数华电人的辛勤付出。华腾公司规划部专责侯宇亭回忆起项目核准过程感慨万千:“一次次沟通、一次次被推翻、一次次重新改写材料,每一次反馈建议都是离项目核准更进一步的曙光。”为了能和相关单位及时沟通,他们常常奔波在路上,不顾旅途劳顿,刚到目的地就投入紧张交流。正是这般坚韧不拔,以汗水和心血浇灌,才让项目核准的曙光最终化作耀眼的现实,推动着华电项目在内蒙古大步向前。
精品工程
奏响绿电和谐旋律
2024年10月、12月,腾格里“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一、二期各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相继并网,这是内蒙古“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首个实现“当年投决、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光伏项目,从开工到并网刷新了中国华电百万千瓦级能源基地最短建设工期纪录,荣获中国华电电力精品工程奖。
走进场站,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秩序井然的绿色能源世界。两座电站的主控室监视显示屏上时时跳动着各种数据。当班值长王耀强指着显示屏介绍道:“阿拉善近几天天气不好,大多伴有扬沙,受天气影响发电量不高。我们就在白天上网电量不高的时间段,根据调度情况及时为30万千瓦时储能设备充电,晚高峰进行放电,最大限度保证绿电供应。”
在光伏区现场,光伏电站站长李强强详细介绍了保供防范措施:“为保障设备万无一失,我们对重点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加强日常巡检次数,从一天两次增加到3次,还增加了夜巡。针对春季风沙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我们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对5.5万多亩光伏板区设备进行温度监控,检查光伏板支架、基础稳固度,提前防范因大风可能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
防沙治沙
奏响生态治理和声
在内蒙古华电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防沙治沙工作与新能源开发同步推进,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沙漠交响曲。
“我们分头行动,把草垛均匀散开……把稻草铺在线道上,踩实点……”铺设草方格沙障的现场,华腾公司的职工们在专职人员指导下,热情高涨地忙碌着。丈量划线、搬草垛、铺稻草,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大家你追我赶,干劲十足。不一会儿,连绵的沙丘上便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网格沙障,仿佛给沙漠穿上了一件绿色的“铠甲”。
草方格固沙法是基地防风沙体系的核心一环。以麦草为经纬,扎入沙中形成1米见方的网格,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大的科学玄机。它能降低风速,截留沙粒,为植物种子提供生长空间。随着草方格固沙带、植被带、人工戈壁带等层层递进,一幅“以固为主、固输阻结合”的立体防护网在腾格里沙漠缓缓展开。
与此同时,该项目还采用“新能源+”开发理念,在光伏板下种植耐旱植物。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生态修复与能源生产的双重效益,更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