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发电企业 返回

五大发电首现“全牌照”巨头

作者:王馨垚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2025-05-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截至5月24日,电投能源复牌后累计涨幅达4.31%,总市值近420亿,市场对这场能源行业重磅重组的期待持续升温。

停牌两周的能源央企电投能源,以一场百亿级资产重组搅动了资本市场。5月19日复牌首日,这家褐煤龙头股价开盘即封涨停,其抛出的“股权+现金”收购方案直指国家电投旗下白音华煤电100%股权。据测算,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年营收有望站上400亿元新台阶,净利润或将突破70亿元大关。

这场重组的核心逻辑,在于“煤-电-铝”全产业链闭环的构建。白音华煤电的1500万吨褐煤产能、262万千瓦火电装机及40.53万吨电解铝产能,将与电投能源现有4800万吨煤炭产能、86万吨电解铝产能深度整合。露天煤矿与坑口电厂的直线布局,使煤炭运输成本直降30%;电厂70%电力直供电解铝厂,每吨铝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200元;而配套的300MW“牧光互补”光伏项目,2024年提供绿电4.5亿千瓦时,使电解铝绿电占比提升至42%。交易完成后,电投能源绿电铝总产能占比将突破60%,精准契合欧盟碳关税政策导向,每吨出口铝产品可享受约200美元溢价。

市场对白音华煤电的资产成色高度认可。2024年,白音华煤电实现营收114亿元,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88%和156.85%。这笔“现金奶牛”资产的注入,将有效对冲电投能源主业受铝价波动的影响。另外,据国盛证券测算,重组后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增厚26%,净资产收益率提升3个百分点。

更深层的战略意图,藏在国家电投的“均衡增长战略”的棋局中。在清洁能源占比已超73%的背景下,此次重组既强化传统能源“压舱石”的作用,又以绿电铝产能抢占欧盟碳关税窗口期,实现“新能源+传统能源”双轮驱动,与新型电力系统“先立后破”的转型逻辑共振。

然而,资本市场的热情之下,暗流依然涌动。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尚未完成,若最终定价高于预期可能稀释每股收益;两家公司在煤炭、电力、铝业领域的管理架构重叠,整合中需重构采购、销售体系;而国内电解铝产能已突破4000万吨/年的现实,更让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如影随形……

但对于志在打造“全牌照”的国家电投而言,这些挑战不过是转型的必经之痛。继核电注入电投产融、水电整合至远达环保后,到此次煤电铝深度耦合,成为五大发电集团中首个覆盖火电、新能源、核电、水电、煤炭全领域的“全牌照”能源巨头。

据监管要求,电投能源需在预案披露后6个月内提交正式方案。随着审计评估进入关键阶段,这场能源央企的转型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延伸阅读——什么是“煤-电-铝”一体化?

“煤-电-铝”产业链闭环是指将煤炭开采、发电、电解铝生产三大环节“串”起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产业生态:煤矿提供燃料、电厂直供电解铝厂、铝厂用低成本电生产铝产品。

煤矿:开采煤炭,尤其是低热值褐煤或劣质煤,为自备电厂提供燃料(成本比外购煤低30%-50%)

电厂:用煤炭发电后直供电解铝厂,减少外购电依赖(电价可比工业用电低0.1-0.2元/度)

铝厂:用低成本电力生产铝产品,部分铝液直接供应下游加工企业,减少重熔成本(损耗率可降低5%-8%)

分享到:

关键字:发电企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