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储能项目并网与调度 返回

1.99MW/4.66MWh!江苏南通海安储能项目成功并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甬聚电子 发布时间:2025-05-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江苏省海安市经济开发区传来喜讯——海安金银工业有限公司1.99MW/4.66MWh储能项目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作为南通市用户侧储能领域的示范工程,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设计,为工业园区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助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

项目设计:高标准布局,实现高效并网

项目位于海安市经济开发区和顺中路28号,采用0.38kV低压母线并网模式,通过逆变器将储能系统接入园区配电房,形成灵活高效的能源调节网络。系统总装机功率1.99MW,储能容量4.66MWh,可满足工业园区高能耗企业的峰谷用电需求,年放电量预计达260万度,显著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技术亮点:宁德时代一体化方案,安全与性能并重

核心设备:CATL工商业储能一体柜

项目选用宁德时代20台工商业储能一体柜,每台配置32V/280Ah磷酸铁锂电池,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部署。电池系统采用液冷温控技术,单柜独立充放电能力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多重安全防护

集成电芯级、模组级、系统级三级BMS管理,配备热失控预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现场设置“非授权人员禁止操作”标识,结合智能门禁(如“CARD”认证与“AIR CARE”环境监测),严格保障设备安全与人员规范操作。

智慧化集成方案

储能柜与7座户外汇流柜通过电缆沟敷设连接,电缆路径规划科学,减少能量损耗。储能一体柜部署于室外草坪,距离建筑物超过15米,既满足安全间距要求,又便于后期运维扩容。


运营效益:经济、环境与社会价值共赢

降本增效

通过“削峰填谷+需求侧响应”模式,项目每年可为园区企业节省电费超百万元,投资回收周期缩短至5年以内。

低碳减排

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吨,相当于11万棵树木的固碳量,助力企业达成ESG目标。

电网支撑

缓解区域电网峰谷压力,提升供电可靠性,为分布式能源大规模接入奠定基础。

项目意义:技术创新驱动工商业绿色转型

海安金银工业储能项目的成功并网,展现了用户侧储能在技术应用与商业化运营中的多重价值,为高能耗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

技术验证与行业引领

项目采用宁德时代工商业储能一体柜与液冷温控技术,结合模块化设计、三级BMS安全防护及智能监测系统(如“CARD”认证与“AIR CARE”环境控制),验证了大规模储能系统在户外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线参考。

经济性与低碳效益并重

通过“削峰填谷”动态调节,项目年均可为企业降低电费成本超百万元,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5年以内;同时减少约2000吨二氧化碳排放,直接支持企业达成节能降碳目标,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动能源系统灵活性升级

储能系统与配电网络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园区电网的调节能力,缓解峰谷负荷压力,为未来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多元负荷接入奠定基础,助力构建更灵活、高效的区域能源网络。

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项目通过“设备集成+智慧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证明用户侧储能在工商业场景中的商业化可行性,为行业规模化推广提供了清晰的盈利路径,加速“新能源+储能”生态闭环的形成。

结语

海安金银工业储能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用户侧储能在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应用上取得双重突破。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化,以安全、智能为核心的储能解决方案将成为工商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为构建零碳未来注入持续动能。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项目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