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广袤的戈壁滩在晨光中渐次苏醒,望着远处银灰色的定日镜阵列,在初升的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仿佛一片海洋。这里是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
1
镜场:钢铁向日葵的交响曲
越野车驶入镜场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钢架结构的镜子。每一面镜子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运行班组的牛琳山介绍说,这些像向日葵的镜子,名为定日镜。每天都追随着太阳的足迹,精准地将阳光投向左右两侧190米高的“能量熔炉”——吸热塔,再将热能转化人们所需的电能。
现场共有26954块定日镜,相当于1900多个标准化篮球场,在阳光的映照下,这些镜子化作一条流动的光河,将太阳能汇聚成强大的热能,投运后预计每年能转化为近18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2
主厂房:钢铁心脏的律动
走进主厂房,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管道纵横交错,仿佛置身于一座巨大的迷宫。一个深绿色的庞然大物坐落其中,正以雷霆万钧之势运转。它叫汽轮机,是整个光热电站的“心脏”。
汽轮发电机可不简单,配备了一台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8级回热、轴向排汽系统,其作用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工作时,汽轮发电机转速会通过传感器输到中控室后台,实时掌握其运转状态。
3
中控室:凝固的时间银行
踏入中控室,这里的安静与厂房中机器的轰鸣形成强烈反差。
中空室是电站的“大脑”,承担着最核心的监控任务,其运行体系可以细化为七大系统:聚光系统负责收集太阳能;集热系统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储热系统则像一个巨大的热能仓库,确保夜晚持续发电。而换热系统、汽轮机系统、电气系统和化水系统,则分别承担着能量转换、电力输出和水质处理等重要职责。
运行当值人员范雄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详细查看监控后台的一组组数据。
“我们的工作就是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这七大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正常运作。每一个参数的波动,每一个系统的运转,都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范雄雄介绍道。
4
熔盐罐:倒转的时空沙漏
走出主厂房,两座圆柱形罐体巍然矗立,宛如两位威严的守护者。
运行班组杨力人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场站的两座熔盐罐,一热一冷,是吸热塔的‘充电宝’。热盐罐白天犹如装满热咖啡的保温杯,到了夜晚便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用于发电。而冷热熔盐罐的运行,就像一只倒转的时空沙漏,白昼吸收并储存太阳能,夜晚则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力,源源不断输送至电网。”
回程越野车在水泥路上颠簸,吸热塔顶红灯渐次亮起,像戈壁夜空的火种,指引着方向。
望着远处吸热塔,塔顶红灯闪烁,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带着光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