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绿电与绿证 返回

绿电助浙江舟山发展“美丽经济”

作者:刘梦楠 黄琳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5-05-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走进初夏的浙江舟山定海新建村,绿野簇拥着“功勋号”火车,潺潺溪流穿过山林……漫步阡陌里,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欣赏着每一处风景。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建村与村民代表座谈。他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总书记的到来,给我们鼓足了发展的劲头,这些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新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金红说。

10年,不负青山不负人。新建村坚定践行“两山”理念,积极发展“美丽经济”,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乡村振兴、群众致富。

生态治理绘就宜人画卷

驱车前往在群山间的新建村,别样的翠绿扑面而来,村中南洞水库的堤坝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沿着宽阔的村道往里走,抬眼望去,色彩浓烈的渔民画铺满房屋外墙,大石碾、传统木渔船等景观点缀乡间,一块块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公共停车场、风雨廊等公共设施的屋顶上蜿蜒。

“这是我们的‘空中电站’,既遮阳又环保。”提到这些时髦的东西,余金红的声音不由得响亮了起来。走近一瞧,几辆电动观光车正聚在一起,一车一接口充电。据她介绍,现在村里的景观设施、电动车都用上了光伏发电。

10年来,新建村建设发展的同时,瞄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来谋划,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以期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当地供电公司也进行了电网改造。曾经在台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电线杆被连根拔起,蜘蛛网般的架空线从空中消失,3100米地埋电缆如根系般延伸,3座环网单元、6座变电站隐入竹林,连配电箱都披上青砖灰瓦的“生态外衣”。电动汽车充电桩把普通停车场变成续航补给站,村民们笑眯眯地看着家门口来往的车辆说道:“城里人开车来吃农家菜,顺带把电车‘喂饱’再回城市!”停靠在油菜花田畔的“功勋号”列车,车厢改造成的书屋和茶室,用绿电烹煮着乡愁与咖啡。

2019年,该村还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净零碳”乡村规划中国案例。所谓净零碳又称碳中和,指的是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青山碧水引客来

“现在靠好山好水就能赚钱,这放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在净零碳理念深度融入乡村肌理的进程中,农家乐画春园的老板袁婵娟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来过我们家后,很多客人慕名而来,年年订单爆满。好在供电公司及时给我们更换了大容量变压器,营业高峰期电压更稳了,用电更安心了。”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舟山供电”)带着定制化全电厨房改造方案上门,让绿色烹饪美学点亮烟火呛人的后厨。这家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如今已成为省内外游客打卡的“网红食堂”。

生态红利引发的裂变,从农家小院蔓延至整片山海。民宿、CS拓展基地、卡丁车体验馆、乡村艺术馆……多元文旅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电力服务也同步开启“进化模式”。

针对文旅产业集群季节性用电波动特性,舟山供电构建“1+1+N”三专服务体系,在“红船·光明驿站”设立1个办电专席,组建“1名客户经理+N名技术专家”专属团队,量身定制专项用电优化方案。在暑期旺季来临前,“南洞霜茗”茶庄负责人欧阳秋伟通过“绿色办电通道”提交电表扩容申请,从现场勘查到新装电表仅用4天,较常规流程提速42%。

这场基于绿水青山的“共富启蒙”,凭借“电力革命”撬动山海基因。游客的镜头里,山海与人文交织成诗;村民们的账本上,生态红利逐年攀升。2024年,新建村游客接待量达61万人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6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2.2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5.3万元。

在新建村,绿水青山托起了共富底色,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美丽经济”的优势。高塔银线不仅串起了万家灯火,更将“两山”理念织成了可触可感的山海诗行。

分享到:

关键字:绿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