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背景下,内蒙古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加速构建新型储能产业高地。
全产业链火力全开
经过前期布局,目前内蒙古已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电芯制造到新型储能电站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
赣锋锂业、比亚迪、国轩高科、阳光电源、索英电气、远景能源、鹏辉能源等重点企业纷纷投产落地,带动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数据显示,内蒙古储能系统产业链产能充沛,可支撑2850万千瓦时的装机需求。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投产和在建的正负极材料产能已达102万吨和149万吨,分别占全国正负极材料产能的29.4%和69%,接近或已超过全国同类产能的一半以上。已投产的正负极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区内市场需求,还通过跨区域布局辐射区外市场。
战略部署高瞻远瞩
4月1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储能企业座谈会明确战略部署,要聚焦储能产业集群建设,着重抓好四项关键工作:
大力招引龙头企业;
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
加强人才培养;
推动技术与模式创新,同时扎实推进助企行动。
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储能产业,释放出积极的发展信号,有力坚定了储能产业的发展信心。
五个方面全力推进
内蒙古将以呼包鄂乌地区作为新能源与先进制造的核心承载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优化——
强化技术创新与前瞻布局;
完善产业链生态;
优化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结合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及产业链整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重要战略支点,为新型储能先进制造集群奠定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