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虽然万向集团2014年相对平静,但业内人士可不会忘记2013年闹得沸沸扬扬、一波三折的菲斯科竞购案。2014年2月,万向正式获批收购菲斯科,菲斯科竞购案最终落下帷幕。但对于万向来说,这只是个开端。万向在收购菲斯科之后,决定将该品牌重新推向市场。“我们希望卡玛尽快回到生产线上,我们想将产品送入美国乃至全球市场。”万向美国总裁倪频表示。“我不造汽车,我儿子也要造。”作为中国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的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上述豪言在业内广为人知。从1999年,万向电动汽车项目组成立开始,先后确立了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并在2002年成立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013年初,万向击败江森自控,收购了菲斯科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收购菲斯科,万向从零部件、电池、专用车,最终走向电动乘用车。在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打造过程中,菲斯科成为产业布局的关键棋子。重启卡玛生产,万向可借此布局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为占领国内市场埋下铺垫。
鲁冠球的“造车梦”一直未曾破灭,但万向只有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资质,并无轿车生产资质。通过收购菲斯科,万向希望走一条从国外到国内,迂回进军的造车路线。不过,万向能否重振菲斯科,并把菲斯科的品牌和产品带到中国,恐怕还存在一定难度。就像当初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要在中国造车,还必须和吉利组建合资公司才能取得生产资质。与吉利相比,万向没有轿车生产资质,菲斯科要在中国生产并销售,难度恐怕比沃尔沃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