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春季,云南大关县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中,玉碗镇出水村白沙社两个台区因排危工作需临时停电超30天。为保障台区内13户居民的日常用电,大关供电局首次启用“光伏+储能+柴发”组合模式,构建独立运行的“源-网-荷-储-备”台区微电网系统,实现全区域不断电供电。
这是云南省内首次在台区应急供电场景中采用“微电网”模式,系统运行稳定,连续保障供电42天,为山区保供电提供了创新方案。
“源-网-荷-储-备”台区微电网
灵活·高效·经济
项目现场,农户屋顶安装了32块光伏板,瓦特台区储能系统与柴油发电机部署在屋旁空地,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光伏优先、储能调节、柴发备用的多源协同运行,有效保障昼夜供电稳定,实现全程“零”中断。据大关供电局介绍,采用台区微电网供电模式,相较于传统燃油发电方案节省了约5万元成本,运行更环保、高效。
偏远地区保供新方案
实现能源自主
“源-网-荷-储-备”微电网具备快速部署、独立运行和智能调度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地形复杂、接网受限的区域。瓦特台区储能系统支持光伏、柴发灵活接入,具有部署灵活、即插即用等优势。除山区外,微电网还可广泛应用于海岛、港口、矿区、医院等场景,为偏远地区、弱电区域、关键设施以及应急供电等场景提供可靠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未来,瓦特电力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智能微电网与储能产品体系,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