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尽管持续增长神话(营收在2007-2023年至少连续17年增长)刚刚破灭,但刘金成及其领导下的亿纬锂能(300140.SZ),却并未停止进击与扩张的凶猛势头。
6月27日,亿纬锂能公告称,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据其计划,该项目投资预算不超过86.54亿元,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5年。“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将促进公司海外业务的扩张发展,通过海外生产基地产能的扩大,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储能配套需求;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加剧,本项目也将一定程度上降低该风险带来的损失,有助于实现业务订单的增长、产能规模的扩大以及经营绩效的全面提升,为公司持续深入的全球领先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 亿纬锂能如是说。
从企业发展历程与趋势看,亿纬锂能无疑是近些年锂电池领域投资最为凶猛的企业之一,而持续且强力的投资战略与执行力是其强势崛起的关键所在。
据24潮产业研究院统计,2014年至今,亿纬锂能约公布了44个超级重大工程(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总投资预算超2400亿元,投资领域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钴镍、碳酸锂等。
不止于战略,亿纬锂能也是个强力的行动派,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过去19年多时间(2006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合计对外投入(现金流)590.09亿元。尤其2021年以来,亿纬锂能明显加速了扩张的步伐,2021年-2025年一季度,4年多合计对外投资达477.65亿元,是过去十五年的(2006年-2020年)4.25倍。
另据统计,截止2024年末,亿纬锂能有数十个超级工程进入执行,甚至收官阶段,项目总投资预算694.76亿元,从中可以看到动力与储能制造领域仍是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据笔者了解,亿纬锂能已形成广东惠州、湖北荆门及武汉、浙江宁波、江苏启东及盐城、四川成都龙泉驿及简阳、云南玉溪及曲靖、辽宁沈阳、匈牙利、马来西亚等13个生产基地。根据公司产能规划,预计2023-2025年公司有效总产能将分别达到85.7/131.1/220.1GWh,增速分别为142.1%/53.0%/67.9%。
不仅如此,在产业加速博弈与洗牌进程中,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亿纬锂能还在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
众所周知,由于电池成本大头目前主要在材料端,而制造端占比小。从成本结构拆分看,动力电池的材料成本大概占比85%,人工占比5%,制造费用占比10%,相比而言,实现上游一体化的企业在竞争中更具成本优势。
而笔者分析发现,在动力电池企业中亿纬锂能的一体化布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无疑都处于行业前列。其自2021年开始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比如亿纬锂能通过与其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或收购股份的方式,不仅涵盖了锂矿、钴资源、镍资源等矿产资源,还覆盖了电解液、隔膜、三元正极、铜箔等锂电材料。在二线锂电池厂商中,亿纬锂能是少数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的公司之一,布局深度仅次于宁德时代。
同时,亿纬锂能还布局了锂电池回收再生业务,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循环再利用,为原材料供应提供了保障,目前已构建 “镍钴锂矿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电池再造” 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绿色供应链。
这即有助于亿纬锂能保障供应链整体稳定,还能降低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利润造成的影响。
据华福证券此前预测,2022年亿纬锂能碳酸锂可自供量约为2779吨,自供比列约为14%,未来还将逐年快速提升,至2024年其碳酸锂自供比例将升至33%,根据其长远产能规划,未来很可能达到49%。
而据平安证券测算,按照1GWh平均需要550吨碳酸锂计算,亿纬锂能目前收购或投资的锂矿全部投产后权益锂盐产能可满足生产158GWh电池需求。
据24潮产业研究院统计,截止2025年3月末,亿纬锂能对外长期股权投资规模达149.76亿元,过去10年多时间(2015年-2025年一季度)合计为亿纬锂能贡献了64.49亿元的投资收益。
财报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综合毛利率为17.41%,虽然不如宁德时代(24.44%),但其产品综合盈利能力超过中创新航(15.89%)、正力新能(15.67%)、孚能科技(11.32%)、瑞浦兰钧(4.14%)等其他竞争对手。
综上可见,通过一系列深度战略规划与强悍战略执行力,亿纬锂能综合战力一直保持持续提升趋势,同时为市场构建了宏大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笔者分析认为,不断提升的资本实力也在为亿纬锂能持续扩张的商业帝国提供强力支撑。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截止25年一季度末亿纬锂能资金储备已增至179.35亿元,剔除短期有息负债后其资金净值达111.89亿元,资本实力位居全行业前列。
为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6月30日亿纬锂能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向港交所发起有力冲锋。
至此,亿纬锂能真正的投资版图与战争潜力已近乎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以及产能的快速释放,亿纬锂能很可能在产业新变局中将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未来也很可能给其带来丰厚的业绩回报。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