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中国宣布“双碳”目标5周年。从绿色低碳出行到“绿”电点亮生活,近年来,中国加快绿色创新,将绿色发展理念厚植经济社会生活,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段时间,多家外媒聚焦中国绿色“黑科技”,解析中国绿色创新成果,探讨中国经验如何助力全球共建绿色家园。
“中国的绿色创新贡献了关键解决方案”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近五成企业已开展或计划开展绿色创新,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已开展绿色创新的比例达到30.9%。
“电动汽车曾面临充电效率低的痛点、难点,如今已被中国科技企业突破——中国研发出了可在5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续航动力。”《纽约时报》近日发文称,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中国已形成显著的领先优势。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专利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中国安装的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数量已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如今,从南美洲到非洲,到处都有中国企业在当地建设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掀起一股清洁能源热潮。”
“从绿色氢能、负排放解决方案到智能电网,中国依托工业规模和技术实力,在推动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突破方面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技术或将重塑中国经济和地球的未来。”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日前发文称。
文章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国际上普遍存在创新“死亡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难以走入现实生活。而中国的工业和技术实力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从主导光伏板生产到引领电池制造业发展,中国证明了创新转化的能力。“中国的绿色创新贡献了关键解决方案。国际社会通过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进行协同开发、推广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有望将绿色转型转化为切实可达的未来。”文章说。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发文表示,近年来,中国加速绿色创新,在氢能、碳捕集等领域取得突破。中国企业以更高性价比攻克光伏组件、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已主导这三类产品的全球供应。这些技术成果正快速应用于全球电力生产与公路运输系统,成为脱碳进程的关键推动力。
“中国向绿色发展大步迈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彼得·巴克表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加速奔向“双碳”目标。他举例表示,中国正在加快城市交通的电气化实践。截至2023年,中国电动公交车、电动出租车、电动城市配送车分别达到约55万辆、42万辆和100万辆,展现了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方面快速应用的能力。
技术创新正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英国气候政策网站“碳简报”发表报告称,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10%,特别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业表现亮眼。报告称,清洁能源产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约为13.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堪比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全年GDP。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的文章援引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分析表示,清洁能源产业赋能中国经济发展这一研究结论意义重大,表明绿色创新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全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价值。
“中国把‘双碳’目标切实融入国家规划中”
“黑科技”迅猛发展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战略定力。
“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并非止步于愿景,而是切实融入国家规划中。”阿塞拜疆媒体“AnewZ”发文表示,2024年7月底,中国宣布已提前6年实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目前,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技术创新和战略部署方面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跻身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进程的前列。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版《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全球创新者的地位不断巩固,得益于中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当前,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支出中的份额已从1/4上升至近1/3。报告称,中国在减少对油气进口的依赖和在新技术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方面表现突出,在中国的对内对外的能源投资中,越来越多份额流向了清洁能源和相关制造业。
《日本时报》的分析文章称,中国重视绿色科技创新,已将绿色技术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在绿色技术供应链中的领先地位,是政府战略支持、规模经济驱动的创新效能、面向未来的产业生态链共同发力的结果。
南非《独立报》的评论文章表示,中国很早就将太阳能、风能等纳入发展议程,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中国抓住清洁能源发展机遇,为减少污染和碳排放迈出关键一步,成为绿色科技领域全球领导者。2023年,中国的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以及储能容量都大幅增长,增长态势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大幅降低了全球太阳能和风能技术的成本。
新加坡《海峡时报》文章称,中国凭借多年投入,在全球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中国的绿色产能有效降低了绿色技术价格,使更多国家能负担得起这些创新技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红利。
“越来越多新兴经济体对中国绿色科技展现强烈兴趣”
多家外媒表示,中国的绿色创新正在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未来。
“中国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板正在帮助照亮津巴布韦的农村社区。在墨西哥和泰国等国家,中国电动汽车作为城市街道上经济实惠、清洁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受欢迎。”世界经济论坛网站近期的分析文章称,中国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降低全球绿色能源成本,使更多人有机会获得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新兴经济体对中国绿色科技展现强烈兴趣,计划规模化引进相关技术成果。”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近日的新闻节目上,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分析师表示,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为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提供了高适配性的解决方案。
《纽约时报》近日的文章表示,中国持续供给优质新能源产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物美价廉”的中国方案对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关重要。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近日发表的文章称,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构建了从关键矿产到终端产品的全供应链。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为全球绿色能源项目开辟融资渠道,这条“绿色丝绸之路”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以非洲为例,中国企业正凭借高性价比方案大力推动非洲的电气化,提升这片大陆电网覆盖率。
文章表示,中国依托智能电网等技术尝试推动能源合作数字化,并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供应商。基于自身制造业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将长期保持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国地位,中国绿色技术有望为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在全球气候治理变得越发政治化、碎片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绿色创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英国《金融时报》称,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通过出口与投资,中国的绿色能源优势正帮助发展中国家迈向更清洁的未来,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转型和气候目标。